纳霍娃的装置艺术
王 永 伊琳娜?纳霍娃是俄罗斯第三代观念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她所创立的“房间”题材装置是莫斯科装置艺术的重要类型。自1983年创作的《房间№1》开始,她创作了大量的装置作品,90年代定居美国后,其创作形式屡屡推联文学艺术产生影响。在文学界,比托夫、索科洛夫、索罗金、别列文等作家的作品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后现代性特征。在艺术界,观念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亦走出“地下”,成为后现代艺术的主力军。
其次,纳霍娃在创作中使用了拼贴艺术。使用现成品是俄罗斯观念主义艺术家经常采用的艺术手段,如卡巴科夫将日常生活用品直接用于自己的装置,作为艺术加工的材料。同他们相比,纳霍娃采用的材料有所不同。她使用的现成材料本身就同艺术有关,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如报刊杂志等印刷品。同时,这种方式又不同于后现代的波普艺术,她只把它们当作创作的材料。
二、永恒的思考
从形式上看,纳霍娃的作品,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的装置明显带有西方的和前卫的特征。但从本质上看,与其说她的作品是西方的,毋宁说是传统的俄罗斯式的。纳霍娃的作品在种种新颖的表现形式之后隐含着深层次的思考。
《Deposition》(2000)是一件互动装置,由绘画和雕塑两部分组成。四幅油画为倒挂的人体和动物标本各两幅,名为“耶稣下十字架”。这个现代版的受难耶稣有如当代艺术家的写照,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而雕塑是圣母玛利亚和12个充气的天使,描绘了圣经故事中圣母领报的情节。整件装置讲述了耶稣的降生与死亡。当观众走近时,天使开始飞向圣母,向她报告她即将产下圣婴的喜讯;最后,耶稣受难而死,死后被从十字架上放下。
《女王》(1997)是一件充气装置作品。当周围空无一人时,仪态优雅、权力无上的女王被一层丝绸所覆盖,呈现出神秘的色彩。而一旦观众走近,马达启动,丝绸顿时被气充满,突兀地变成一个象征雄性的硕大的避孕套。
《人工灌木,坐在岸边的女人和人工波浪》(2003)用人工制品营造出一片自然景观。观众走近时,每一丛花木发出各种声音,令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三、营造艺术空间
纳霍娃对于艺术空间的探索源于沉闷压抑的苏联社会气氛。苏联时期,只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才能进入博物馆展出,而非主流的艺术创作被排除在主流艺术之外,只能以“地下”的形式传播。身处恶劣的环境,“地下”艺术家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他们渴望自由,崇尚自由,听从于内心自由的召唤。因为“自由带你进入陌生的世界,……在那里,我获得自己的发现,充满好奇,不受自己的约束。”[7]
1983年,纳霍娃将自己位于莫斯科小格鲁吉亚街28号寓所的一间16平米的房间腾空,经过一番艺术加工,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作品横空出世。这件被称为“房间里的绘画” 的《房间№1》可视为纳霍娃的第一件装置作品,探索空间的作品。实际上,在纳霍娃的早期绘画作品中,对虚拟空间的探寻已初见端倪。对她而言,房间既是生活空间,也是艺术空间,同时又是整个社会环境的空间。因而这种空间既是视觉上的,也是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她把整体空间作为一个主题进行艺术探索。在1983到1987年间,她先后5次将这个房间腾空,塑造出别样的艺术空间。这种居室作品是早期空间绘画的主题延续,只是平面的空间构图变成了三维的立体空间存在。《房间№1》创作过程中,
纳霍娃的装置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