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应商成本优势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加工工厂,就一些集团化的大企业来说,平均都会有20%-30%的零部件,原材料是从中国市场采购的.
对我们集团来说,我们集团化采购整合刚刚开始,在中国的总采购比例相对比较低, 所以我们在中台去持续开发中国的供应市场,寻找更多的成本节省的机会。
之前我个人一直认为,对于我们集团这种追求高附加值的企业来说,通过从中国采购来降低成本是非常轻松的,中国的供应商相对于欧洲供应商来说应该有绝对的优势. 直到采购平台开始为海外其他工厂询源,做成本节省项目的时候,才发现,我们中国的供应商不是在任何领域都是有绝对的竞争力的。
由于我们采购平台也在起步阶段,对海外工厂的支持目前受人员及供应商资源所限,仅限于塑胶零部件,五金冲压,五金机加工,紧固件,银点及相关零部件,PCB 等. 对比不同BU 的不同项目,有非常大的差别。同样都是塑胶件,有一些零件我们要国外便宜30%以上,而有的项目国内价格比国外高出25%-50%,
以下2个项目为例:
项目A 继电器;
项目B 开关
项目A, 产品寿命相对年轻,成品的附加值相对较高,数量适中,生产工序较复杂,非完全自动化生产,单个零件结构较复杂,零件更注重在功能实现而不是成本。针对这类项目的零件(包括塑胶,冲压)我们通常会有至少30%的单个零件成本节省。
项目B, 产品持续稳定生产超过30年,产品数量非常大6百万件每年,但是成品的附加值相对较小,生产工序少,全自动化组装,对零件的成本敏感度非常高。对于项目B 中的个别零部件我们的国内价格甚至比国外高出25%。
有几十年生产历史的产品,经过了海外几十年的精益生产及持续的改进,产品已经非常成熟,产品所用的零件本身已经降到利润最低点,降价空间几乎没有,再考虑到我们的运输成本,关税,VMI,想从这类零件中为海外找到节省几乎是不可能。对于这类项目并不适合单纯为降低成本在中国重新询源。
有什么会影响到中国供应商的成本优势?
进口原材料
效率及自动化生产
汇率波动
进口原材料
客户指定进口原材料, 很多只在欧洲或者北美生产及使用, 国内供应商的采购周期长,采购价格价格高,还要再加上运输及进口关税, 原材料本身就会比国外至少高出15%左右。
效率及自动化生产的零件
中国的自动化正在一个蓬勃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引入自动化设备。但在我们公司内部正在做和刚刚做完的自动化项目总结看来,中国的自动化设备的精度及效率还远达不到国外的要求。当然大家也会说,自动化的成本不一样,不能期望同样的产出。但我们单从自动化对零件生产的成本影响来看,我们与欧洲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
举个例子,
我们报过一款冲压零件加银点焊接工序, 在欧洲这款零件是以自动化形式完成从冲压到焊接的全过程,生产效率能达到> 200pcs/min, 而我们在中国寻找供应商的时候供应商受限于焊接工艺报价中生产效率仅为60pcs/,现在供应商报价与海外生产成本相近,但生产效率始终是他们的瓶颈。但是如果我们想从这样的项目中替海外寻找大规模的成本节省那是相当困难的,不过对我们焊接工艺的技术本地化是一个进步。
汇率波动欧元,美元暴跌
拿欧元为例
2014年6月我司所用汇率为1:
2015年3月我司所用汇率为1:
16
中国供应商成本优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