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句时,要注意三条: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构造,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这一标准,其有三点必须明确:
,把一个长句缩成较短、较简单的句子,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长句。
2。缩句要去掉的必须是句子的修饰、限制的词语,而不能删去句子的主
,保持意思的明晰、完好.
二、纠正两大误区
之一:把缩句练习等同于句法分析。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小学生的缩句练习和句法分析是两种不同的练习。虽然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络,尤其是老师应该掌握一些句法分析的知识。但是,指导学生缩句却不能直接地运用句法分析的方法。毕竟,小学生缩句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长句,而不是为了学习语法知识,更用不着进展句法分析的详细教学。因此,在指导小学生进展缩句时,只能运用小学生已有的句子根本知识,即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
“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做什么”“怎么样”“是什么”。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根本成分。例如:“火车开了。”“我们是少先队员。”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外宾们游览了西湖。”缩句时,就是先对一个复杂的单句进展这样的构造分析,然后一层层地减少附加、限制成分,最后剩下几个中心词形成句子的主干,把它们连接起来成为较简单的句子。
之二:,缩句要去掉所有的附加成分,以到达较短、较简单的要求。如“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一朵一朵的白云。”缩为“天空中飘浮着白云.”即是去掉了所有的附加成分。但有时为了保持句意的明晰和完好,对一些虽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还是要适当保存。例如:“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是一位优秀老师。"假设去掉所有的附加成分,缩成“老师是老师,”那么使人不知其所云.
三、把握八种疑难的处理
“不"“没”‘没有"“未"“别”等否认词,在缩句时应该保存。如“革命者决不能低下高贵的头。”缩句时,就应保存“不”,压缩为“革命者不能低下头.”假设把“不"字也压缩掉,就跟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了。
2。时态助词的处理 “着"“了”“过”“起来"“下去”等时态助词,它们的作用是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时态。“着”表示进展态,指明动作在进展,如“他大声地说着话”;或指明动作的结果在持续,如“屋里点着灯”.“了”表示完成态,指明动作已经完成,如“他到了北京”.“过”
表示经历态,如“他到过北京”.这些句子,假设去掉了“着”“了”“过”这些时态助词,句子的意思显然就不够明白。因此,应予以保存.
3。固定词组的处理 “自行车”“白杨树”“人民大会堂”等是固定词组,在缩句时不能把它们拆开来,应整个儿保存。此外,如“老校长”,“新同学"“大树”“小河”等词组,一般都结合得很严密。也可以视作固定词组。
这儿“老”“新”“大”“小”都是起强调的作用,假设把它们去掉后,总觉得意思有较大出入。因此,也应一块儿保存下来。当然,如一定要把它们作为限制语给去掉,只要缩句后句意明白,也是可以的.
4。同位词组的处理同位词组是由两个部分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物作同一个成分。缩句时一般可保存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的主要词语。如“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这一句,“解放军”是表示某某人的主要词语,故应缩成“解放军练习射击."又如“小英雄雨来掩护了抗日革命干部李大叔。”可缩成“雨来掩护了李大叔.”当然,这两句中的同位词组“解放军叔叔"、“小英雄雨来”本身就很短,也可以将它们整个儿保存在句子中。但“抗日革命干部李大叔”这个同位词组那么不能整个儿保存下来,否那么显得不简练.
,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例如“干得好”“听不明白"“去一趟"等,这一类词组在缩句时应该保存,,“快乐得跳起来"也是后补词组,但“快乐”不是动词,而是表示“怎么样"的形容词。这里可以只保存“快乐”,句子意思就明白、简洁了。
6。连动词组的处理连动词组是指两个以上的动词直接连用在一起,它们之间也没有修饰、限制的主次之分,前一动词表示先发生的动作,后一动词表示后发生的动作。如
“拿笔写字"“走过去开门"等。由于连动词组中的几个动词共一个主语,都是表示“干什么"的,因此,缩句时都应予以保存,才能保持句意的完好。
怎样缩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