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填空
1、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是(工具性 )和( 人文性 )的统一.
2、新课标要求1—2年级的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 )个,会写(800-1000 )个.
3、(学生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简答题:
1、新课标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在教学中努力表达语文的理论性和综合性;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正确导向;四、正确处理根本素养和创新才能的关系;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开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2、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学生根本素养和创新才能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根本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持续开展.
3、综合性学习中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哪几方面
一、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和程度;二、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能否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三、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观点;五、语文知识和才能综合运用的表现.
4、新课程的根本理念是什么?
一、全面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5、《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根本的语文素养。\”试述《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素养和我们传统所说的语文才能有什么不同?语文素养包括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开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才能、阅读才能、写作才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开展。而语文才能指识字写字才能、阅读才能、写作才能、口语交际才能
一、%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__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_,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_课堂教学 资源和__课外学习__资源。
3、《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的中提出认识汉字_3500__个左右,其中小学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_3000___个,其中__2500__个左右会写.
4、《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并在阶段目的中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_5__万字;第二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_40__万字;第三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_100__万字。
5、新课程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_评价的甄别和选拔__的功能,倡导发挥评价_促进学生开展___,_老师进步教学___,_改进教学理论__的功能。
二、简答题.(20%)
1、《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和地位”中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开展”,其“语文素养”指的是什么?(10分)
语文素养包括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开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才能、阅读才能、写作才能、口语交际才能。还有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开展
2、《语文
语文课标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