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本治疗长春中医药大学.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眼科常见病针灸治疗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洪杰

眼睑下垂又名“上胞下垂”,重者称“睑废”。是上睑提举无力、不能抬起,以致睑裂变窄,甚至遮盖部分或全部瞳仁,影响视力的一种眼病。中医学认为,本病有先天、后天之分。气虚不能上提,血虚不能养筋为其主要病因病机。可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两虚,或脾虚气弱,中气不足,或风邪客于胞睑,阻滞经络,致气血不和;筋肉失养,经筋弛缓,以致胞睑松弛无力而下垂。
[临床表现]
1·肝肾不足自幼上睑下垂,不能抬举,眼无力睁开,眉毛高耸,额部皱纹加深。小儿可伴有五迟、五软。舌淡、苔白,脉弱。
2·脾虚气弱起病缓慢,上睑提举无力,遮掩瞳仁,妨碍视瞻,朝轻暮重,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伴有面色少华、眩晕、食欲不振、肢体乏力甚至吞咽困难等症。舌淡、苔薄,脉弱。
3·风邪袭络上睑下垂,起病突然,重者目珠转动失灵,或外斜,或视一为二。伴眉额酸胀或其他肌肉麻痹症状。舌红、苔薄,脉弦。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先天不足、脾虚气弱――补肾健脾、益气养血,针灸并用,补法;风邪袭络――疏风通络、调和气血,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处方:以眼区局部取穴为主。
攒竹丝竹空阳白三阴交
方义:攒竹、丝竹空和阳白均位于眼上方,三穴合用可通经活络,调和局部气血而升提眼睑;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的交会穴,具有补脾益肾疏肝、养血荣筋、调和气血的功效。
加减:先天不足加太溪、肾俞益肾固本;脾虚气弱加足三里、脾俞健运脾胃、补气养血,另加督脉百会升提阳气;风邪袭络加合谷、风池宣通经络、疏风解表。
操作:
攒竹、丝竹空、阳白既可相互透刺,又均可透刺鱼腰穴;风池应注意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百会穴多用灸法。
2·其他疗法
(1)皮肤针:取患侧攒竹、眉冲、阳白、头临泣、上眼睑――瞳子髎连线,轻度叩刺。隔日1次。
(2)神经干电刺激:取眶上神经与面神经刺激点(耳屏上切迹与眼外角连线中点)。针刺之后接电针仪,眶上神经接负极,面神经接正极,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加分钟左右。隔日1次。
[按语]
1·针灸对本病有一定疗效。
2·对先天性重症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 眼睑瞤动
眼睑瞤动又名“目瞤”。是因气血不和而致眼睑不自主牵掣跳动的病症。相当于西医学的眼轮匝肌痉挛。多为一侧发病,较少两侧同病。偶然发生者无需治疗,可自行停止;少数病例日久不愈,在病程晚期可有喎偏之变。
气血虚弱、筋脉失养、血虚生风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或因久病、过劳、情志不遂等损伤心脾,气血两虚,筋肉失养,以致筋惕肉瞤;或因肝脾血虚,日久生风,虚风内动,牵掣胞睑而振跳。
[临床表现]
眼睑不自主频繁振跳,重者可牵动口角乃至面颊部肌肉发生抽动。在情绪紧张、疲劳、久视、睡眠不足等情况下加剧,入睡后消失。
1·心脾两虚胞睑跳动,时疏时频,劳累或紧张时加重,怔仲健忘,纳差乏力,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舌淡,脉细弱。
2·血虚生风病程较长,胞睑振跳频繁,牵拽面颊口角,眉紧肉跳,头昏目眩,心烦失眠,苔薄,脉弦紧。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补益心脾、养血熄风,心脾两虚――针灸并用,补法;血虚生风――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以眼区局部和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阳白四白攒竹丝竹空合谷太冲三阴交足三里

基本治疗长春中医药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93 KB
  • 时间2017-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