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的通风工程课题研究
空调系统的污染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不合理会造成空气污染,如空调系统的温度、湿度参数设计不当、新风量不足、气流组织不合理而导致污染物在局部死角滞留、积累。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管理也会造成室内空
测点
工况
工况1:未开通风系统
工况2:左侧两台风机开启
实验分析
1、实验数据分析:
1)在运行左侧两台风机后,2、3点的温度下降1~2℃;4、5点两次测量的温度基本不变;
2) 1、2测点的相对湿度有所下降,而其余测点则有上升;
这是由于受建筑结构的限制,4、5处于通风死角,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湿、CO2将会在此积累。
实验分析
3)根据我国GB/T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本实验中,当通风系统未运行时,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普遍偏高,其中有两个测点的浓度超标。当通风系统开启后,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降50%左右,五个测点浓度均达标。
实验分析
2、校核计算
根据 GB50019-200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娱乐建筑类空调室内当吸烟人数较多时的每人所需新风量推荐值为51m3/(h·人),/(h·人)。
则,所需新风量:
Q1=135××51=5508m3/h
实际提供的新风量:
Q2=×××12×3600=5832m3/h
故,满足网吧新风量要求。
相关设计规范:
实验分析
3、数值模拟:对网吧的内部构造及主机和人员的布局建立模型,根据实验数据设置边界条件,进行CFD模拟。
全工况下(四台风机全开)时的工作面()水平温度场分布
实验条件下(开启左侧两台风机)时的工作面()水平温度场分布
(1)、工作面温度分布对比
数值模拟
全工况下的立面温度场分布
实验条件下的立面温度场分布
(2)立面温度分布对比
实验分析
工作面温度模拟结果:
实验分析
分析
1)对比工况2与实际测量值,结果基本吻合;
2)运行2台风机时,从模拟结果看右侧比左侧温度高出2℃左右。运行4台风机时,右侧温度显著降低。较运行2台风机时③点附近降低2~3℃,对于④、⑤两点附近降低1~2℃。温度比左侧温度低1℃。这是由于根据建筑布局形式,设计时右侧的风管布置较近,送风量大。
3)左侧两条风管间距较大,其间温度较高。
数值模拟
全工况下的工作面()水平速度场分布
实验条件下的工作面()水平速度场分布
(3)速度分布对比
数值模拟
全工况下的立面速度场分布
实验条件下的立面速度场分布
二、立面温度分布对比
实验分析
分析
1)由图可知,新风已送入工作区。
2)~,且①、⑤测点附近的空气基本不流 动。但由送风口立面速度分布图分析知,新风送达到工作面。可能是由于建筑物内设备、人员较多,④、⑤点附近由于建筑隔断的影响,且只设有门进行排风,故空气流动速度慢。
总之,从模拟结果看,新风能抵达工作区,但平均风速低。风管之间的间距大,热量不能带走,导致空气温度高。
数值模拟
二、立面温度分布对比
全工况下进风流线图
二、立面温度分布对比
实验工况下进风流线图
实验结论及建议
1、校核计算其新风量是符合标准的,但工作面风速低。 由图可知,在蓝色区域的风速基本趋近于0,风速低了则人体的散热散湿量及电脑的散热量带不出去,造成人体的不舒适感,故考虑在这些区域进行局部排风,但由于网吧吊顶已经做了新风系统,若设置排风系统,怕气流短路,新风没有到达工作区域就被排出去,其次是气流的走向都是由后向前往门口的方向流动,由于建筑后墙是窗户,故建议在前墙上方装设排风机。
模拟工况速度图
实验结论及建议
2、在过渡季节采用抽新风带走热湿负荷时。建议仅开启右侧的送风系统,因为右侧的热湿负荷大且受建筑布局的限制,不易排出。
实验结论及建议
3、送风口应布置在过道之间,勿设置在电脑上方。这是由于,电脑工作会产生热量与有害气体,新风应该首先送达到人体。
实验结论及建议
4、建议在风管侧面加侧送风且百叶片稍微上扬,以扩大新风作用面积,带走两条风管之间的热量
5、建议网吧定期清理送风口,勤搞卫生
6、对网吧空调与通风系统安装净化消毒装置
7、考虑到网吧内风速低建议在网吧内不
网吧的通风工程课题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