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数据整理和展示.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展示
统计数据的整理
统计数据的展示
排序
统计分组
频数分布编制
统计表
统计图
第一节统计数据的整理
统计搜集到的大量资料是分散的,不系统的,只能说明各个单位的特征和属性,必须按照科学的原则加以整理,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成为便于储存和传递的、反映总体特征的数据。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
一、排序
就是把定量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定性数据按习惯的文字顺序排列,便于我们研究其条理。
二、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研究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现象总体按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但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其目的:揭示现象内部各部分之间存在的差异,认识它们之间的矛盾,表明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分组的性质兼有分和合双重含义(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分组的原则:穷尽原则,互斥原则。
分组前
分组后
25%
33%
42%
2、研究总体结构
例:上海市按GDP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
1980年 1990年 1996年 1997年
GDP 100 100 100 10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划分现象类型
分组的作用:
例:按所有制性质划分,我国现有8种经济类型:
3、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例:中国农民家庭按收入分组的恩格尔系数(1984年)
按收入分组(元) <200 <300 <400 <500 <600 <800 <1000
恩格尔系数(%)
三、频数分布(分布数列、分配数列)编制
编制频数分布的关键:
分组变量的选择,选择与研究的问题有关的变量
组限的确定,应遵循穷尽和互斥原则
是一种重要的分组资料,反映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态。是各组单位数按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
由组别和频数(单位数、次数)两部分组成。
分组
频数
频率
合计



100
频率分布
频数分布
(二)变量数列编制:分为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两种形式。
单项数列:即变量的一个取值为一组,适用于离散型变量,并且变量的取值较少。
组距数列:即每一组有一个上限值和一个下限值所形成的区间,适用于连续性变量,或离散型变量且变量的取值较多的情况。
(一)定性数列编制:组限的确定一般比较简单。
如人口按性别分组、企业按所有制分组等

要符合现象的实际情况,充分反映总体分布的特点。
:组距为上限与下限之差。
等距数列——数据分布均匀。
异距数列——数据分布不均匀。

应能把现象的不同类型划分出来。
要考虑到数据是连续性变量还是离散型变量。
无法确定实际数据的取值范围,或者数据中存在极端数值,可
采用开口组的形式。
(三)累计频数(或频率)
向上累计:各组上限以下的频数(或频率)
向下累计:各组下限以上的频数(或频率)
(四)确定组中值
闭口组组中值=(上限+下限)/2 (=上限-组距/2=下限+组距/2)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 上限-邻近组组距/2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 下限+邻近组组距/2
第二节统计数据的展示
当统计数据比较多时,就应该制作表格或者图形进行来展示,使数据的重要特性能从表格或者图形中直观地反映出来,这样可提高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效率。
一、统计表
是把统计数据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
类型:
按作用分
调查表
按数据所属的时间分
截面数据表
时间序列表
汇总整理表
计算分析表
按分组变量的多少分
单变量分组表
多变量分组表
平行形式
交叉形式

数据整理和展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20
  • 文件大小275 KB
  • 时间2017-07-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