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恢复的定义
生态恢复是帮助退化、受损或毁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它是一种旨在启动 及加快对
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性及可持续性进行恢复的主动行为。
生态系统恢复后的特征
生态系统恢复后的特征应该与参照系统类似,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生态系统。
11、 人类必需进行生态恢复的4个原因
(1) 需要增加作物产量满足人类需求;
(2) 人类活动已对地球的大气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 生物多样性依赖于人类保护和生境恢复;(4)土地退化限制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
12、 中国的生态类型及其分布
农田生态系统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退化、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湿地生态系统退 化、水体生态
系统退化、荒漠生态系统及其荒漠化、废弃矿地13、中国的生态恢复存在的 问题
(1)西部开发可能加大生态保护的压力;(2)生态建设规划水平低;
(3)生态环境建设的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4)生态环境建设难以达到预 期目标;
(5)西部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难度大,生态恢复任重而远道;14、进行 生态恢复工程的目标
(1) 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
(2) 恢复现有的退化生态系统,尤其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生态系统;(3)
对现有的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管理,避免退化;(4)保持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5) 实现景观层次的整合性、护生物多样性;
(6) 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15、生态恢复能够在哪五种背景下实施
(1)退化或损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干扰前的状态
用一个相同种类的生态系统来替代一个完全破坏的生态系统,新的生态 系统必需在缺
乏植被或海洋生物的地点上重建;
通过生物区的一种生态系统转变到另外一种生态系统去替代一个不可逆 景观中的生态
系统,如将森林改为城镇;
在生物区内,如果动态的环境无法支撑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时,对这些生 态系统的替代,
所替代的生态系统不包括为适应新环境条件而出现的本地种的新组合,如废弃 地的恢复;
潜在可替换生态系统的替代;
、干扰对植物群落的影响主要在哪两方面
干扰促进外来植物或杂草的侵入,从而造成群落的退化;(2)干扰时
自然生态系统功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植物或群落的连续存在(特别是
更新)均需要某种形式的干扰;
17、 湿地恢复的基本原则
可行性原则;(2)稀缺性和优先性原则;(3)美学原则;18、评估农 业生态系统恢复的参考指标
土壤资源特征,可分为长期和短期特征;
水文地理特征,可分为农业水利用效率、表面水流和地下水质三部分;
生物特征,可分为土壤和地面两部分;
生态系统层次特征;
生态经济特征,单位农田产值、投资效率、盈利率等;(6)社会文化 环境特征,农场主劳动力和消费者的平衡性、自主性、社会公平性、生态伦
理等;
19、 乡土种、外来种(名词解释)
乡土种(本地种):自然出现在某一地区,即非随意也不是有意引入的物种。
外来种:物种发生变异、杂交而形成新种,如果新种可能引起生态系统内部关 系发生变化,
那么它可被视为是外来种。
20、 外来种入侵有哪几种途径(没找到答案!)
21、 全球变化(名词解释)
全球变化是指地球生态系统在自然和人为影响下所导致的全球问题及其相互作 用下的变化
过程。
22、 全球
恢复生态学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