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四川人民出版社.pdf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27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4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禅的基本含义
佛门中的人常说:禅,以心传心,心心相印,不可言
说。教外的人多有不明白个中的究竟,或有专家学者以言
语文字进行诠释,为使不懂的人了解禅的内涵及其外延。
这样做,对大众无疑提供了方便。然而依宗门中人看,这
样做便堕入了“涉理路,落言诠”的窠臼,有违禅的宗
旨。当然,历代宗门中有违禅的初衷的高僧大德也不少。
如宋代“文字禅”之始作俑者雪窦及其代表人物圆悟克勤
等,以“颂古”、“评唱”形式说禅。假如杜口不言,不出
文记,又怎么让大众知道呢?
何谓“禅”“、禅定”“、禅宗”
“禅”是“禅那”的略语,梵文作,巴利文作
,英文译作。自中国唐代以来,“禅”汉译意思
有“静虑”“、思维修”“、弃恶”“、功德丛林”等。用现在
的话来说,“禅”,即是指修习者的精神集中于一种特定的
观察对象,以佛教义理的正确思维,尽力排除外界各种欲
望对内心的诱惑和干扰,以便达到弃恶从善,使本体心性
获得绝对自由的目的。
就禅的本源来讲,禅并非佛教独创。早在公元前世
纪佛教创立之前,禅已在古代印度广为流行。到佛教成立
后,只是援用禅作为佛教的一种主要修持方法。
据世纪在印度莫亨约达罗和哈拉帕古城遗址出土
的约公元前年左右的印章中,发现刻有瑜伽坐冥想
的神像,以此说明早在印度河流域文明时代就已经有瑜伽
的实践。后来瑜伽便成为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印度
各种宗教徒修习的方法。
从“抑止心的作用”意义上说,“瑜伽”)同
“禅”是同义语,也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在
印度吠陀时代,被婆罗门教奉为经典的《奥义书》中就
有:
让感官和意识的注意力
转移到心上,
你,就能乘梵天之舟,
振奋起精神,
渡过恐怖之源的水流。
在原始佛教的《经集》中也有这样的话:
抑制自己的意志,向内反省思维,守住内
心,不让它外骛⋯⋯
要学会独自静坐, ⋯者的道是孤独的起
居生活,只有孤独,才能领略生活的乐趣。
两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最初的译经者对“瑜
伽”缺乏了解,译之为“道”,这与当时把佛教混同于
“黄老之术”不无关系。到了东晋时期,印度僧人佛陀跋
陀罗到中国传禅数之学,才将“瑜伽”译为“禅”。
中国佛教常把“禅”和“定”合称为“禅定”。那末,
什么是“禅定”呢?
所谓“禅定”,从广义上说,是指专注一境,思想集
中,心不散乱,这是人人都具备的,但须认真去做。狭义
上讲,禅定特指佛教僧侣的宗教思维修习,即“坐禅”。
此外,就是指佛教“戒、定、慧”三学之一的“定学”,
即通过凝神观想特定对象,而获得对佛性的悟解。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说: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
定性现前,能获以下种利益: 安住仪式; 行
慈境界; 无烦恼; 守护诸根; 无食喜乐;
)远离爱欲; )修禅不空; )解脱魔羂; )安住
佛境; 功德成熟。
禅宗,以“禅”命宗,重在“修心”、“见性”,主张
以“禅定”来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但不限于静坐凝心、
专注观境的形式。又因为禅宗的参究方法以彻见本体心性
为主旨,所以又称为“佛心宗”。相传在南朝梁普通年间
,印度僧达摩渡海来华传“二入四行”禅法,
被称为中国禅宗初祖。中国僧慧可从达摩得法并获《楞伽
经》卷,后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然后慧
能因示法偈开悟,得弘忍衣法,主张“顿悟”,开创南宗
禅,影响深远。弘忍的另一弟子神秀因示法偈不契,北上
开创北宗禅,主张“渐悟”,但门庭寂寞。
后来,以六祖慧祖的著名弟子南岳怀让为代表,经数
传形成沩仰宗和临济宗。慧能的另一著名弟子青原行思,
又经数传形成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其中以临济宗和
曹洞宗流传的时间最长。临济宗在宋代又形成黄龙派、杨
岐派。这就是禅宗史上所称的“五家七宗”。
坐禅与念佛有何不同
坐禅,意思是指修习者端身正坐而入禅定,简言之,
即静坐思维。这种内省法原本为古代印度各种宗教徒所奉
行,佛教亦采用之。不论是小乘佛教还是大乘佛教都修习
坐禅,并对坐禅的方法作了如下规定:一是坐禅者必须息
心静虑,节制饮食(不饱不饥);二是选择一静室或远离
喧闹的闲静处;三是结跏趺坐(双盘腿坐式)或半跏趺坐
(单盘腿坐式),以左掌置于右掌上,二大拇指相拄,正身
端坐,使耳与肩、鼻与脐相对,舌抵上腭,唇齿相触,双
目微闭;四是天为一期,不能卧床睡眠。
念佛,是一般修行佛道的基本方法之一。主要有(
理法念佛,指在心中称念法身佛; 观想念佛,指通过
观具体存在的佛相,在心思上浮现佛的功德; 称名念
佛,指口中称念佛的名号,通常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为
主。
佛教认为修行念佛功德,可不起贪、瞋、痴,死后可

【禅说】四川人民出版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243595614
  • 文件大小1.31 MB
  • 时间2017-07-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