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笔记-蔡积悦授
[原创]《木圭?琴语》之《律海拾贝》
律海拾贝
音乐是如何被记录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其物理特性有三个要素:响度、音高和音色。在音乐里,*(1-1/3) = ,%。
按照弦长由长到短排列,就等于按照音高由低到高排列,其结果就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更精密的仪器,三分损益法是一个可以用来定音的好办法。这就是所谓的三分损益,隔八相生。
现在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切分十二个音高?
现在一般采用的是十二平均律来切分。也就是说,将这十二段,让相邻的两律都用相等的倍率来切割,每两相邻音律之间倍数为2的12次根号,。目前标准钢琴用的就是这种十二平均律定弦法。
律吕名
三分损益
偏差
十二平均律
音名
黄钟
81
%
81
C
林钟
54
%
G
太簇
72
%
D
南吕
48
%
A
姑冼
64
%
E
应钟
%
B
蕤宾
%
#F
大吕
%
#C
夷则
%
#G
夹钟
%
#D
无射
%
#A
仲吕
%
F
清黄钟
%
C'
从三分损益法和十二平均律的比较来看,它们是如此的接近,古今的差异是非常细微的。
一共有多少个八度音程?
每个个体,每个乐器,都有自己的音域,因此拥有的八度音程的数量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以乐器之王钢琴为例,它基本包含了乐音体系中所有的音高。它由白键52个,黑键36个,一共88个按键组成。其中,白键发出的就是基本音级的音,黑键发出的就是变化音级的音。52除以7等于7,所以钢琴有七个八度零三个音。(A2-c5)
古琴有五个八度零两个音。(C1-d3)
我们平时唱的Do、Re、Mi等只有七个,怎么来唱这那么多的音高?
这七个称为唱名。每个音都能用音名法和唱名法两种标记方法来标记,前面所说的都是用音名法来标记的,每个音是固定不变的;而唱名法是利用读音来标记,每个音的音高是不固定的。
Do、Re、Mi、Fa、Sol、La、Si这七个唱名对应的音名是C、D、E、F、G、A、B。一个八度内应该有十二个音高,其中有五个是变音,而唱名只有七个,所以要唱的时候,就要用重复的唱名,用准确的音高来区分。但如果唱的不准,可以加入“升”或“降”字来唱。
C
#C
D
#D
E
F
#F
G
#G
A
#A
B
Do
升Do
Re
升Re
Mi
Fa
升Fa
Sol
升Sol
La
升La
Si
如果要唱出其他八度音程内的音高,就要看歌唱家和乐器的音域了。
在中国古代,肯定不可能唱成Do、Re、Mi、Fa、Sol、La、Si的。不过我们有自己的唱法,叫宫、商、角、徵、羽,对应的音高是黄钟、太簇、姑洗、林钟、南吕。和西乐的区别在于,五音和七音的差别。
音名(十二律名)和唱名是一一对应的吗?
不是一一对应的。这是因为唱名法的音高是不确定的,首先需要定音高后才能唱。上述所说的是定音高1=C,即Do唱同C的音高,也就是C调。这个问题涉及到五线谱的规则和调式的问题,因此需要先了解几个概念:
1. 音列和音级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音高顺序由低到高排列,叫做音列;其每一个音都被称为音级。比如,
西乐中,音列是: C、#C、D、#D、E、F、#F、G、#G、A、#A、B;
民乐中,音列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2. 主音
在音乐作品中最稳定的那个音。一种是常常出现在重拍的音或结束音;另一种是被属音或下属音衬托的音。
3. 首调唱名法
表示唱名和音名的关系不固定,都以调名为Do的高度。
4. 调
主音及其音级,所构成音列的音高位置称为调,并以主音定调名。也就是说把Do唱作哪个音高,就是什么调。
5. 半音和全音
半音是音与音之间的最小距离,用1/2 来标记。一个全音等于两个半音,用1来标记。
在十二
古琴笔记-蔡积悦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