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阅读理解示范课
新疆实验中学
李秀珍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第一种题型讲解
阅读理解第二种题型讲解
实战演练
总结归纳与答题技巧
反馈练习
一、阅读理解第一种题型
词语填空题
题目说明
例题1—4
例题5—6
例题1—4
这是一个14岁的男孩子交给自己父母的一个“平等1”,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孩子希望得到父母尊重的愿望是多么2!然而,许多成年人却很容易忽视青少年的对尊重的需求,他们总是想,既然自己是父母,是老师,就有权利支配孩子的3。他们甚至往往不惜损害孩子的自尊,以成年人的4地位来迫使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
:
解析
:宣告,声明。
:宣布。
: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
:正式告诉(大家)。
在这道题里,容易混淆的是“宣言”、“宣告”和“宣布”。“宣告”和“宣布”用作动词,“宣言”为名词。“平等宣言”是一个定语中心语的短语,是固定搭配,因此答案为A。
例题1—4
:(性情、情怀)激愤、刚烈。壮怀激烈。
:强硬激烈、强烈反对、强烈的要求。
:(力量)坚强雄厚。强大的国家、阵容强大、国力日益强大。
:特别着重或者重提出。不要强调客观原因。
“愿望”只能用“强烈”来形容,答案为B。
例题1—4
:
:整个部分的总和;整个。全部力量;整个工程已全部竣工。
:全部的事物。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一切;全部。把所有的力量都献给祖国。
:(儿)全部。整个上午。
“全部”、“所有”、“整个”都作形容词;“一切”指全部的事物,可以做名词使用。在这里,“支配孩子的一切”,“孩子的”后面应该加名词“一切”,答案为B。
例题1—4
:
:(品种、质量、成绩、作风等)十分好。优良的传统。
:优胜、优良。优越的条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成绩优异,胜过别人。他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优胜奖。
:(品行、学问、成绩等)非常好。优秀作品、成绩优秀。“地位”一般用“优越”来形容。因此答案为B。
题目说明
5—6题,每段文字后都有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A、B、C、D四个答案,请阅读后根据要求选出唯一恰当的答案。
例题5—6
中国人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确实是一项值得骄傲的5。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说:“筷子这样简单的两根小棍儿,却巧妙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6。筷子是手指的延长,能代替手指夹各种食物,而且不怕烫,不怕冷,真是方便极了。”
:
:
2015高考说明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