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世外桃源
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指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安乐美好地方。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作者简介:
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但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写作背景:
初读课文,正确朗读
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朱熹
桃花源记
朗读
豁然( ) 俨然( ) 怡然( )
阡陌( ) 邑人( ) 间隔( )
垂髫( ) 语云( ) 平旷( )
缘( ) 诣( ) 遣( ) 要( )
刘子骥( ) 落英缤纷( ) 郡下( )
huò
yi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qiānmò
yì
jiàn
tiáo
yù
kuàng
yuán
yì
qiǎn
yāo
jì
bīn fēn
jùn
yǎn
.
·
·
·
·
·
·
·
·
·
·
·
·
·
·
·
·
·
再读课文,自悟文意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为:动词,作为。
缘:顺着,沿着。
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
异:对……感到诧异。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捕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生长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对此感到很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花源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