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聋的防治
当代四大污染是什么?
水污染
空气污染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
噪声对人有什么危害?
让我们感到烦躁、令人讨厌的声音!
噪声
噪声与乐音的波形有何不同之处?
乐音:发声体做规则振动噪声聋的防治
当代四大污染是什么?
水污染
空气污染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
噪声对人有什么危害?
让我们感到烦躁、令人讨厌的声音!
噪声
噪声与乐音的波形有何不同之处?
乐音: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音的波形图
乐音的波形图
为保护听力,声音
不能超过85dB;
为保证学习和工作,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噪声主要来源于哪里呢?
鞭炮声
打桩声
一、基本概念
1噪声:是指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无章地混合,可使人心烦意乱,难以安心工作和休息。
2环境噪声:特定环境下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的总合。
3生产性噪声:生产过程中产生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
4噪声作业:工作场所的作业人员8小时等效接触噪声限值85dB(A)的工作环境下的作业。(噪声每增加3dB,作业时间减半)
----织布机,球磨机,冲压机等,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檫、转动产生的噪声
----空压机、汽笛等由于气体压力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
--电动机,变压器,由于电机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声音
:炮兵、锻锤声
二、生产性噪声分类-1
二、生产性噪声分类-2
1、根据能量与时间、频率的关系分为:
稳态噪声:如风机、汽笛、电机等
脉冲噪声:如雷电、爆炸、汽喇叭等
2、按噪声的频率分布分为
低频噪声(低于500Hz)
中频噪声(低于500Hz-1000Hz)
高频噪声(高于1000Hz)3种。
三、耳聋
当听觉系统感音部分或听神经或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听功能出现障碍时既发生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1、感音性聋:2、传导性聋:3、混合性耳聋:
四、致聋因素
1遗传方面
2机体老化
3生物学方面
4物理方面:强噪音
5化学方面
五、职业性噪声聋特点
职业性噪声聋:是指人们长期接触职业性噪声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
早期:高频听力↓,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处出现“V”形下陷,低频正常。主观上无耳聋的感觉,交谈和社交活动仍能正常进行,不易察觉。
晚期:高频听力↓明显,同时语言频段的听力↓,患者表现出生活谈话困难,表现出耳聋——噪声聋。
噪声性耳聋听力曲线
六噪声聋发病因素
1噪声强度和时间:环境噪声≤80dB时,即时终身暴露亦不会引起噪声性耳聋;当噪声>85dB时,接触噪声强度才与听损发病率呈正相关。如:85dB下发病年限20年;90dB则10年;95dB则5年;100dB则5年之内。另外随暴露年限增加听损发生率也逐年增高。
2噪声的频率及频谱:人耳对低频噪声的耐受性较中频和高频为强;
3噪声类型和接触方式:断续的噪声较持续的噪声损伤小;突发的噪声危害性更大。
4其它因素:年龄、个体敏感性(噪声易感者占人群的5%)、个人防护。
七、噪声危害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靶器官效应和非靶器官效应两个方面
靶器官效应:(特异性作用)指对听觉器官的致病作用。
非靶器官效应:(非特异性作用)的损伤,对人体听觉系统以外其他器官或系统的作用和影响。
(1)“暂时性的听阈位移”(TTS)
听觉适应(开始接触噪声时,听觉稍呈迟钝,若离开噪声,数分钟后听力恢复,此种现象称之为听觉适应。)听觉疲劳(若在持久,强烈噪声作用下,听觉明显迟钝,经数小时后听力才恢复,此时称之为听觉疲劳)(2)永久性听阈位移:若进一步接受噪声刺激,则导致听力损伤或噪声聋,不易自行恢复。
这一特点也反映了噪声聋的剂量—效应关系。
2、非特异性影响
(1)神衰症候群:头晕、头痛、失眠等(2)心血管系统:心慌、血压升高。(3)消化系统: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
(4)内分泌系统:(5)其他:1)心理影响2)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
耳鸣
耳鸣:可能早于耳聋出现,或与耳聋同时发展,为高调性,常日夜烦扰。
生理性听力下降病理性听力下降
(可恢复)(不能完全或完全不能恢复)
听觉适应听觉疲劳听力损失噪声聋
功能性改变器质性改变
听阈上升10-
-30dB脱离岗位后数小时至几时小时可恢复
“V”型凹陷
耳蜗病理性损伤加重,语言频段同时受损(500~200
噪声聋的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