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二首
制作张咏梅
背一背关于梅花的诗词。
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词二首
制作张咏梅
背一背关于梅花的诗词。
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他一生志在恢复中原,是南宋杰出的爱诗作逾万首。晚年退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临终犹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其诗以豪迈雄放为主导风格,词则兼备豪放、婉约之长。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天色已是黄昏,梅花正因无依无靠而发愁时,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无心与百花争着报春,任凭百花妒忌。即使凋零时,落地化作泥土,又被碾为尘埃,只有香气依旧不变。
译文
中心思想
作者借梅花在凄风苦雨中成长,在任何情况下不改芳香来象征自己坚强不屈的品格,也表现了作者孤芳自赏的性格。
毛泽东 字润之,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1961年12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读陆游咏梅词,借用他的原题,立意却有所不同。
风雨把春天送回来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迎接着春天的到来。悬崖上已结下百丈冰柱,俏丽的梅花却还盛开着。
虽然美丽也不与百花争春,只是向人们报告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时,她却在花丛中微笑。
译文
中心思想
毛泽东向我们介绍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赞颂了梅花坚强乐观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革命胸怀。
比较阅读
相同点:
(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尚品格。
(4)都以梅花比喻自己。
不同点:
(1)梅花形象不同。陆游写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屡受排挤的形象;毛泽东写的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
(2)感情基调不同。陆游的词低沉孤高;毛泽东的词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思考,完成课后习题2。
(1)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坚强、乐观的高尚品格和宽广的革命胸怀。
第二句:表达了作者孤苦、忧愁、抑郁的心情。
(2)第一句:表达了作者谦逊的品格,与民同乐的情怀。
第二句:表达了作者坚贞不屈的品格,矢志不渝的决心。
毛泽东诗词
忆秦娥·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泽东诗词
菩萨蛮·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毛泽东诗词
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百宝箱
莲乃花中君子,海棠花内神仙。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宋代周敦颐说莲花是“花中君子”;海棠花色艳丽而不妖冶,唐代贾耽说海棠是“花中神仙”。)
国色天香,乃牡丹之富贵;冰肌玉骨,乃梅萼之清奇。
(“国色天香”,是形容牡丹的富贵形象;“冰肌玉骨”,比喻梅花与众不同。)
兰为王者之香,菊同隐逸之士。
(孔子说兰花当为王者香;宋代周敦颐说菊花是“花之隐逸者”。)
竹称君子,松号大夫。
(竹子的根很牢固,身直,心空,有节,被称为“君子”;秦始皇登泰山,曾在五棵松树下避雨,于是封这五棵松树为“五大夫”,此后,“五大夫”就成了松树的别名。)
明日黄花,过时之物;岁寒松柏,有节之称。
(“明日黄花”,这里比喻过时的事物;“岁寒松柏”,对
《《卜算子咏梅》课件》小学语文湘教版六年级上册(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