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实用范文 -土地“以租代征”谁之过.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土地“以租代征”谁之过
土地“以租代征”谁之过
因农村土地征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村民代表多年来奔走在上访、诉讼的路上,但收效甚微。究竟是否“官”与“民”争地,双方应该都很清楚,但要真正厘清其中的细节,于村民而言,似乎很难。
村民称,集体土地存在
“以租代征”“少批多占”“未批先占”
与国土局、街道办、村委会等单位主要领导座谈之后,村民代表李叔平似乎看到了本村土地问题解决的希望。
4月17日14时,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该镇楼下村20余名村民代表与国土局、街道办的相关负责人,就楼下村土地是否存在“以租代征”“少批多占”“未批先占”等用地情况展开激烈辩论。
在近3个小时的激辩中,杜桥镇国土分局局长单方来承认楼下村有63亩土地存在“以租代征”违法用地情况,但否认有“少批多占”“未批先占”用地现象。
虽然未达到村民的预期,但李叔平还是挺高兴,他说:“自去年7月份上访至今,与相关部门领导齐聚一起反映、讨论问题,还是头一次。”
“征地款”还是“订金”
杜桥镇是全国闻名的“眼镜之乡”,该地区经济繁荣,地贵如金。
2003年10月22日,临海市国土资源局杜桥征地事务所(以下简称杜桥征地事务所)与楼下村签订一份征地补偿协议,协议约定:;,水塘等非耕部分按每亩2万元计算;楼下村土地按总面积30%留用,。协议上盖有镇政府公章。虽然协议上标有“草签”字样,但在2003年10月24日,杜桥征地事务所向楼下村支付了218万余元,收款收据上显示款项事由為“征地款”。
该镇副镇长张小军否认了该土地被征收的说法。他认為该宗土地只是提前预付了订金,待有农转用指标时才征用,不征用时农民可以继续种地。
对于此种解释,李叔平并不认同。据他介绍,自2003年征地协议签订后,该宗土地就没有再允许村民利用。“杜桥征地事务所2003年10月22日就与楼下村签订了征地补偿协议,时至今日镇领导却否认了土地被征用的事实,收款收据上显示款项事由為“征地款”,又被认定為提前预付的订金,那么到底是‘征地’还是‘订金’?村民不得而知。”李叔平说。
,杜桥镇国土局分别于2005年、2007年、2008年进行了农转用申报,国土部门档案显示,,除了一纸《征地补偿协议》,没有其他任何材料。,分别是在2005年、2007年等时段获得农转用折抵指标,尚余近10亩并没有获批。
李叔平认為,按照镇领导的说法,待有农转用指标时才征用,那么2005年有农转用指标了,但是并没有和村民履行任何手续,之后土地就被征用,村民对此并不知情。对尚余近10亩并没有获批的土地是否还属集体土地,他们更不知晓。村民的维权路
按2003年签订的《征地补偿协议》约定,楼下村留地按总面积30%留用,。2009年,细心的村民开始测量留用地面积,发现留用地不足,出现严重差额。
李叔平告诉记者,2003年的《征地补偿协议》中所谓的留地34,53亩,原来就是楼下村的土地。如果真是征地留用,那就应该从80,579亩中留下30%。但是事实是,国土部门以楼下村115,109亩土地作為基数

【精品】实用范文 -土地“以租代征”谁之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2-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