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取水口位置的选择
第三章水处理构筑物
第四章消毒
附录一藻类的检测和计数
附录二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本规范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第一章总则
,促进含藻水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处理的水质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其它类似含藻水源水的给水处理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藻的含量大于100万个燉L或含藻量足以妨碍由混凝沉淀和过滤所组成的常规水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或足以使出厂水水质降低的水源水。
注:藻类采用自然单位计数法,计数单位为个。即任何单细胞藻类,或多细胞澡类的自然群体(如4个细胞的栅列藻),其计数单位均为1个(即1个生物)。
,除应对水源水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水质进行调查外,尚应对水源水质的今后变化作出预测。在工程设计年限内,实现卫生防护后的水源水质应不低于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第Ⅲ类地面水水域水质标准。
,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GBJ13—8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取水口位置的选择
、水深较大和水域开阔的位置。取水口不得设在“水华”频发区,一般不宜设在高藻季节主导风向的下侧凹弯区。
、水库的水深大于10m时,应根据季节性水质沿水深垂直分布的规律,采用分层取水。
、水库底的高度,应根据底部淤泥成分,泥沙沉积和变迁情况以及底层水水质等因素确定,但不得小于1m。
,应根据上层水的含藻量、漂浮生物和冰层厚度确定,但不得小于1m。
第三章水处理构筑
第一节一般规定
、水库水经混凝沉淀入滤池时,其浑浊度应低于7度。
》的规定,且耗氧量(高锰酸钾法
,应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或相似条件下的水
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处理流程一般有下列几种:
第二节沉淀池和澄清池
~·h,水平流速宜为5~8mm/s,沉淀时间宜为2~4h。当原水浑浊度较低时,沉淀时间应采用较高值。
·h。
。
第三节气浮池
·h。
,溶气罐压力一般采用300~400KPa。
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CJJ32—8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