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我学陶行知
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工作者,有时候需要自检,一段时间的工作下来,该坚持的,该修改的都需要我们去反省。不管作为哪个年龄段的引导者,我们都应本着以学生为准,不将课堂格式化的准则来面对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我们不应只将注意1/6
我学陶行知
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工作者,有时候需要自检,一段时间的工作下来,该坚持的,该修改的都需要我们去反省。不管作为哪个年龄段的引导者,我们都应本着以学生为准,不将课堂格式化的准则来面对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我们不应只将注意力放在今天需要教学的内容,讲课需要怎样的进度等,而应该善于学习,注意研究学生,没错,研究学生,注意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心里需求,心中有学生,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能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好的教学效益。
之前我说,不应该将教学格式化,千篇一律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失去想要更加深知探索的兴趣,我们也都是从学生过来的,那时候,若是一个老师上课富有激情,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思维活跃深刻,形式新颖,有感染力,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和老师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切且听他讲课我们也心情愉悦,所以现在我们为人师表,不仅在课堂上我们需要教学,课后也要善于反思教学的得失,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所以我说,首先,我们要自检,相信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也会再教学的生涯中,以自检为衡量教学成果的一个切入点。
作为教育界的一个工作者,陶行知是谁相信我们都不陌生,那是我们教学中的一杆指向标,前进的目标。
陶行知(1891。10。18—-),汉族,徽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1891年生,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又改行知。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文学系。后留学美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推动平民教育运动,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
,在校积极参加爱国活动,主编《金陵光》学报中文版,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1914年留学美国入伊利诺大学获政治硕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杜威。
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开始他富于创意而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他特别重视农村的教育,认为在3亿多农民中普及教育至关重要.
年底,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利,推动教育改进。
3/6
1923年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
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创办第一
我学陶行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