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彝族服饰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摘要: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重要外部特征,南涧彝族服饰作为彝族文化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既保持了滇西型彝族服饰的基本特点,南涧彝族服饰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摘要: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重要外部特征,南涧彝族服饰作为彝族文化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既保持了滇西型彝族服饰的基本特点,又以自己独特的服饰风格而独具魅力。
关键词:南涧彝族服饰概况特点着装现状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吸收其它民族的优点,用自己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创造出了美观大方、色彩鲜明的彝族服饰,这些服饰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它反映了彝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态,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一、南涧彝族基本情况
南涧彝族自治县,隶属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农业型产业结构和社会人口乡村分布的少数民族山区县,境内居住着汉、彝、回、白、苗、布朗、傈僳等16个民族,%。彝族是南涧县除汉族外,人口数最多的民族,共有人口10万多人。
南涧彝族分为两大支系,一支为“厄尼拔”,分布于南涧县无量乡红星地区和小湾东镇老家库一带。另一支为“密撒把”,分布于南涧县全境各乡镇,但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变迁,有些地区“密撒把”的语言和服饰已基本汉化,只有极少数地区还保持着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服饰。而以红星地区为代表的“厄尼拔”,自古以来十分重视本民族的服装,喜用银饰、服色多彩。特别是妇女服饰,制作工艺复杂,饰物众多,而且每个部位的饰物都有特定的含义,如头饰为百花齐放,胸饰为心想事成,腰饰为生命摇篮,裤饰为锦上添花,鞋饰为前程似锦,这些服饰含义充分体现了“厄尼拔”人民对现实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向往。“密撒把”服饰与“厄尼拔”服饰相比较而言,其服饰制作工艺更为简练,
其饰物只是象征性的,较为突出的体现了其简洁大方、实用性强的特点。
二、南涧彝族服饰特点
以红星地区为代表的“厄尼拔”服饰,主要由头饰、颈饰、上衣、领褂、围腰、腰带、裤子、脚饰、胸饰、尾饰和挎包、以及羊皮褂组成,是南涧最具特色的彝族服饰。在这套服装中,凡是能体现出女性美的部位都使用了强化处理,更加突出了女性的头部、颈肩部、胸部、腹部和臀部。此套服饰的细节特征如下:
头饰:是由包头、“桂花帮”和飘带组成的。其中,包头由一块较大的五边形大头巾做成,头巾呈黑色,左右两边各有一条彩色飘带,下端饰有刺绣纹样和红、黄、绿色绒线球;头巾下方随形装饰有三角形绣纹,上缀数串银鼓,最下方垂挂着由彩珠串和彩线球组成的挂饰,使用时,将头巾围裹于头顶,然后经多方折叠而成。“桂花帮”,是头饰中的一种装饰件,因所用的圆泡状银饰形如桂花而得名,是用一长条形黑布做成的,黑布较为硬朗,由多层构成,上饰二百多颗排列整齐而又十分密集的“桂花”状银泡。飘带,是由两对冷暖各异的长条形布带构成,顶端装饰有精美的刺绣图案,以及各种璎珞。在穿戴头饰时须将头发朝上挽髻,然后戴上“桂花帮”,在发饰后缀上飘带,再折出包头。当包头折好后,“桂花帮”位于正面额头之上,闪闪发光;而头巾下方和飘带顶端
南涧彝族服饰浅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