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现代农业:四大途径促发展
蒋远胜2012年9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通过川府发[2012]32号发布《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要求。为此,本刊特推出相关文章,对四川现代农业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四川现代农业:四大途径促发展
蒋远胜2012年9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通过川府发[2012]32号发布《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要求。为此,本刊特推出相关文章,对四川现代农业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若干建议。
近年来,四川紧紧围绕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四川省的现代农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紧迫的问题是优势特色产业不强,农业科技支撑不力,现代农业主体虚位,现代农业的投资不足和融资难。因此,当前要通过以下四大途径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途径一: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四川现已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如川西蔬菜、川西南名优茶产业等优势种植区,而“四川泡菜”、“峨眉山茶叶”、“蒙顶山茶”、“张飞牛肉”等享誉全国,品牌效应显现。2010年全省有300多家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有近一半从事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主要有下几项对策和措施:
一是明确农业功能区划,促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合理布局。找准产业发展定位,整合区域产业发展优势,统筹规划、连片建设,合理布局产业节点。进一步做大川西蔬菜及四川泡菜、川西南名优茶、龙泉山脉特色水果产业,加快打造川中柠檬、龙门山脉优质猕猴桃、攀西设施蔬菜等产业集中发展区。
二是兴建现代农业园区,推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向园区集聚。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土地、资金、技术等产业要素向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集聚,最终建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基地,使之成为特色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实验区,推动四川特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培育龙头企业,整合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出台人才引进、技术研发、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形成农业龙头企业梯队。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加工园区、物流中心以及商贸区,引导优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整合,充分发挥产业联动效应,逐步形成多个特色产业集群。
途径二:加快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的首要生产要素。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转化和推广三大体系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农业科技体系运行机制不完善,内部多头管理、机构重复、力量分散、科研人员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还较为突出;二是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足,农业单项技术多、综合配套技术少,常规技术多、先进技术少,一般品种多、突破性品种少;三是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滞后,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数量不足(人均服务耕地达1072亩),且知识结构更新慢、年龄结构老化等,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当前的主要对策和措施有:
一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农口部门与科技、财政、教育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推进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一体化建设。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跨单位、跨学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组建现代农业产业创新团队,分工合作,攻克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突破性、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
四川现代农业:四大途径促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