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庆报道折射新媒体时代纸媒之变.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庆报道折射新媒体时代纸媒之变
王海涛新中国六十大庆,报道高潮在十一期间,其中10月1日、2日是国庆报道的重要节点,也是媒体竞争的一场“刺刀战”。
对于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在信息源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在传播时效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身为传统媒体国庆报道折射新媒体时代纸媒之变
王海涛新中国六十大庆,报道高潮在十一期间,其中10月1日、2日是国庆报道的重要节点,也是媒体竞争的一场“刺刀战”。
对于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在信息源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在传播时效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身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网站等众多新媒体的冲击下,如何先声夺人、脱颖而出?这成为各家报媒面临的现实挑战。为此,10月1日、2日的国庆报道,各家报纸无不是在提前策划、精心准备后推出的。
本文从报道理念、报道版面、报道内容、报道手段等四个方面对10月1日、2日全国主要晚报、都市报的国庆报道进行分析,以探究新媒体时代纸媒的竞争策略之变。
理念之变:解读与深度
传媒发展已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传播互动等方面与传统媒体相比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报纸信息传播的滞后性、有限性、单一性等劣势暴露无遗。如果说在电视时代,现场直播对报纸的冲击还很有限,但在新媒体时代,电视与网络融合后的现场直播在信息传播方面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基本实现了信息的无缝隙覆盖传播。特别是在重大公共新闻、突发事件报道中,门户网站、电视等的现场直播更对报纸构成严峻挑战。
对国庆报道特别是阅兵报道这样一个重要的战役性报道而言,现场直播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现场感的融合,10月1日上午看电视将是绝大多数受众的选择,报纸该报道什么内容呢?不少报纸在10月1日的头版上对央视直播的具体时间做了导读,在10月2日的报纸上很多版面依然是阅兵式的平面再现。在现场直播已将阅兵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并进行了滚动播出的情况下,报纸仍然把报道重点放在阅兵方队的再现上,无疑没有多大吸引力。即使有些报纸偶有解读,也没有形成系统。应该说,这种新闻报道思维依然停留在纸媒时代靠版面、靠数量取胜的阶段。
而10月1日下午出版的《法制晚报》,当天56个版,就拿出了19个版做兵器解读,从99式坦克一直到预警机,以大量精美的图片为主,图文并茂,其中很多兵器解读都是独家的,是网站、电视等现场直播中所没有涉及的。这就是一种高明的处理方式,折射出报纸在应对新媒体挑战中越发明晰有效的“重解读”的报道理念。受众虽然看过了阅兵现场直播,但依然需要报纸上的解读信息。《法制晚报》避开信息传播滞后的劣势,大做独家深度解读,无疑把报纸最大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从而在当天的报纸竞争中胜出,在应对网站、电视媒体的挑战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0月2日的《齐鲁晚报》推出60个版的大报型特刊《中国步伐》,注重国庆解读,摒弃现场再现,设置了《盛世盛典》、《京城传真》、《图解装备》、《燃情时刻》、《齐鲁同庆》、《泉城见证》6个板块,尝试着对国庆阅兵进行了政治解读、国力(军力)解读、民意解读、文化解读等等,也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从报道重版面、拼数量到重解读、做深度,这是报纸新闻报道的大势所趋。
版面之变:简洁与创意
头版作为报纸的“脸面”和窗口,代表了报纸的版面风格和舆论导向。10月1日当天的报纸版面,各家报纸可谓费尽心思,力求出彩。可是,到底什么样的版面能够

国庆报道折射新媒体时代纸媒之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李十儿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