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铜仁师专学报年第期
浅谈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论的现实意义
童素霞
成教部
摘要:
义国家出现的新情况,批驳了“无产阶级革命过时论,”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
客观必然性及其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如何
看待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论是否仍有
现实指导意义等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无产阶级革命规律现实意义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恩格斯一再告诫我们: “我们的理论是
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①“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论作为马克
、丰富与发展的问题。
早在资本主义还处在自由竞争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当时欧美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的经济、政治等基本情况后,明确地指出,
级革命、实现资本主义向更高的社会形态发展。并设想无产阶级革命将在资本主义世界一切文明
国家至少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以做出这一设想是有
科学依据的。因为当时资本主义仍处在上升时期,各稳:大工业又相对集中,革命
的客观条件也将比较平衡地成熟。
发生,因而存在资本主义各国联合起来镇压一国或少数几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
。的确,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设想未能变为现实。这是因为当时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革命的条
件还不成熟。列宁认为,革命条件成熟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统治阶级不可能照旧维持自己的
统治;第二,被统治阶级的贫困和灾难超乎寻常地加副而不能照旧地生活下去;
实生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促使他们起来革命。只有形成这种既牵动无产阶级,又牵动资产阶级
的政治危机,革命爆发的形势才能形成。但具备了革命的形势还只是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可能
性。要使无产阶级革命变为现实,还必须具备革命的主观条件,
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制订出正确的路线和纲领。由于当时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尚不具备这
些条件,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设想未能被提上日程而变为现实。
革命形势没有到来并不意味着导致革命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已经消除了,爆发革命的根源不
存在了。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进
入帝衡日趋突出,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起
来。在帝国主义矛盾尖锐、集中之处,形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针对这种变化,马克
· ·
维普资讯
思和恩格期也曾设想,社会主义也可能在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取得胜利。列宁对当时的客观形势进
行了科学的分析,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并成功地领导
浅谈马克思主义无产阶革命论的现实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