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看病
米苏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家庭医生制的国家。现年39岁的米苏,原是上海一家自动化研究院的研究员。2006年她和丈夫一起移民曼彻斯特,体验到了正宗的英式家庭医生服务。和中国医患矛盾尖锐对立、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相比,英国的家庭医生在英国看病
米苏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家庭医生制的国家。现年39岁的米苏,原是上海一家自动化研究院的研究员。2006年她和丈夫一起移民曼彻斯特,体验到了正宗的英式家庭医生服务。和中国医患矛盾尖锐对立、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相比,英国的家庭医生式医疗模式究竟有哪些不同?用米苏的话来说就是:“尽管偶尔你也会有想用脑袋撞墙的冲动,但大多数时候,你都会为自己是一个英国病人而感到庆幸。”
治病救人不为钱
英国的国民健保制度创建于1948年。其核心是:不管收入多少,人人都可以享有统一标准的免费医疗服务,但适用对象仅限于本国公民,以及通过合法渠道入境,并在英国居留6个月以上的外籍人士及其眷属。这就使得我和老公移民曼彻斯特后的前半年,都会处于一种无医疗保障的状态。
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在安顿下来的第3天,就在当地的“友诚保险”办理了医保。要知道英国私立医院的治疗费用高得吓人。朋友安琪的儿子在一家私立医院做膝关节复位手术,花了7500英镑,而同样的手术,在公立医院只要4000英镑!看来医保这笔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省的。
办完医保,接下来就是为自己挑选一位家庭医生了。英国的国民健保制度分为两个层级,首先是以常驻社区的全科家庭医生构成的基础医疗,家庭医生通常可以为90%的患者解决难题。然后是由专科医院和专科医生组成的第二层医疗网络。除急诊外,患者去专科医院就诊,必须经过家庭医生的介绍,如果他认为没必要,谁都无法转到上一级医院治疗。家庭医生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正因为重要,我和老公在保险公司提供的那份家庭医生名册里挑花了眼,最终才确定了一个名叫史密斯的医生。
由于办理移民时凡事亲力亲为,我患上了严重的失眠,无奈之下,只得向医生求助。史密斯和另外5位医生一起租用了莫斯街上一幢不起眼的平房作为诊所。他看上去有60多岁,走路风风火火,还是个大嗓门,和我设想的细致温存的家庭医生形象相差甚远。细聊之下才知道,史密斯是一名退休军医,难怪言行举止都是军人作风。
我向他讲述了病情,史密斯听得十分仔细,然后问道:“睡不着觉时,想过自杀吗?”我连忙摇头。这个问题实在唐突,可史密斯却不觉得。他认为不想自杀就不是太要紧的失眠,所以他的处方在我看来也像是一个玩笑:睡前做爱。
“请给我开点效果好的安眠药吧。”我一本正经地恳求。史密斯正色回答:“我不是给你开了‘做爱’吗?这绝对是最好的催眠药。安眠药就不要想了。越好的安眠药毒害越大。”我的犟脾气也上来了:“不给开药,我是不会走的!”最终,我用这种耍赖的方法从史密斯那里逼来了10粒药片。但史密斯命令我每次只吃半片,实在熬不住再吃半片。他用担扰而心疼的眼光看着我,就像一个心事重重的父亲。
后来朋友告诉我,和国内医院以药养医的经营方式不同,英国的诊所和医院是医药分离的。家庭医生的收入与给病人开多少钱的处方无关,所以他们很少对病人做过度治疗,而是把精力用在为病人真正解除病痛上。
两个月后,老公有点伤风。我们找到史密斯,他检查后只是笑了笑:“回去多喝点水,注意休息就可以了。”我将信将疑:“不需要输液吗?”“为
在英国看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