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历史上的其次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创造家爱迪生和他的创造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创造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二、力量目标
通过比较电的创造前后社会生活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历史上的其次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创造家爱迪生和他的创造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创造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二、力量目标
通过比较电的创造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育同学历史想像力和学问迁移力量。通过引导同学思索和探究“汽车的创造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育同学独立思索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力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熟悉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熟悉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育同学乐观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电力的创造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同学对其次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提问: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
同学: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并应用于很多生产部门以后。
老师指出:今日这节课要了解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又一次重大飞跃,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状况。
讲授新课: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老师请同学阅读本目教材内容。
老师:谁发觉了电磁感应现象?
同学:法拉弟。
老师:谁研制动身电机?
同学:西门子。
老师: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同学:19世纪70年月
老师:随后创造了哪些电器和电力交通工具?
同学:电话、电报、电灯、电车等。
老师: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同学争论:……
老师归纳:使用更加便利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爱护。
老师:在电力技术的进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
同学:美国、德国。
老师: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觉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依据这一发觉,从19世纪六七十年月起对电作了深化的探究和讨论,消失了一系列创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月,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创造出来,电力开头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