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视界/ 2008 · 12
马克思哲学时期的“哲学立场”
方以启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 215006)
摘要: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从哲学开始的,哲学的立场成为他 1845 年前研究问题的最
基本立场。所谓“哲学的立场”,是指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对“哲学”持肯定态度,把“哲学”理解为
提供解释世界的总原则、总公式,从原则出发去解释世界被看作是哲学的任务。马克思在哲学
时期分别从理想主义哲学立场、理念论哲学立场和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时期;哲学立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1605 (2008) 12 - 0024 - 05
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来看,他的发展是向另一个哲学原则,但是他从哲学原则出发,站在
从哲学开始的,哲学的立场成为他 1845 年前研究“哲学基地”上解决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改造的问
问题最基本的立场。所谓“哲学的立场”,是指在题的根本立场却没有改变。正如马克思在《德意
这个时期马克思对“哲学”持肯定态度,虽然马克志意识形态》中所批判的“德国的批判,直到它的
思批判、否定这一哲学那一哲学,但是没有批判、最后的挣扎,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这个批
否定“哲学”本身。这一时期,他把“哲学”理解为判虽没有研究过它的一般哲学前提,但它谈到的
提供解释世界的总原则、总公式,从原则出发去解全部问题终究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
释世界被看作是哲学的任务。从 1845 年起,马克的基地上产生的。不仅是它的回答,而且连它提
[1 ]
思认识到这种把原则当作出发点,从原则出发提出的问题本身都包含神秘主义”。在这段时期,
供解决现实问题种种方案的“哲学”的荒谬和无马克思也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
用。于是,他反对哲学,离开哲学基地,转而从现马克思 1835 年进入德国波恩大学法律系,
实生活出发研究问题。从现实生活出发解释观念 1836 年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为了给自己的专
的东西,就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这一业奠定一个哲学的基础,马克思同时研究哲学,而
世界观不再提供应当由“实证科学”来提供的知且哲学的研究成为他研究的主题,他毕业时的博
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
识,不再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它只是为人们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一种基本的思维方法。哲学的差别》不是法学论文而是哲学论文。在青
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进程中康德与费希特的理
本文主要考察马克思在 1845 年前哲学时期的“哲,
学立场”。性主义思想对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的少年之
作频繁地表达了对人类理性与自身完美的渴望。
一、理想主义哲学时期的哲学立场
在波恩大学直到柏林大学学习初期,马克思更是
在 1845 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创作、形成倾心于康德和费希特,他自己还打算写一部法哲
新世界观理论之前,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经历了“理学著作,并仿效康德的《法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
想主义”时期、青年黑格尔主义时期和“费尔巴哈理》建构一个法哲学体系。在这段时期,马克思形
派”时期。虽然马克思不断地从一个哲学原则转成了他自己称之为受康德和费希特影响而产生的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
马克思哲学时期的“哲学立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