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康复---优化运动技能的实践与操作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康复科物理治疗师原奎
运动再学习的概述
根据对正常人习得运动技能过程的充分认识,通过分析与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的各种异常表现或缺失成分,针对性地设计并引导患者主动练习运动缺失成分和功能性活动,促进脑功能重建,获得尽可能接近正常的运动技能。
运动再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各种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以生物力学,运动科学,神经学,认知心里学,行为科学为基础,在强调病人主动参与的前提下,以任务或功能为导向按照科学的运动技能获得方法对患者进行再教育以恢复其运动功能。
1-运动再学习技术的特点
特点:主动性,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
运动再学习技术的技术特点:四部分,取消了从仰卧位到翻身坐起的床上运动;4步骤分析法。
运动再学衡(2)站起和坐下
(3)行走(4)够物和操作
1. 视觉与感觉反馈最重要
2. 有控制的功能性肌力训练才最有效
3. 康复要尽早开始,同时要求患者主动配合
4. 功能性软组织牵伸
5. 调整重心注重平衡控制
6. 创造恢复和学习的环境
2-运动再学习技术的基本原则
3-脑卒中患者运动再学习方案
运动再学习技术的治疗,除软组织牵伸贯穿始终外,又分4个步骤进行:
运动再学习方案的具体四步骤
步骤1-分析运动的组成(1 观察,2 比较,3 分析)
步骤2-练习丧失的成分(1 解释——认清目的,2 指示,3练习+语言和视觉反馈+手法指导)
步骤3-练习(1 解释——认清目的,2 指示,3 练习+语言和视觉反馈+手法,4 再评定,5 鼓励灵活性)
步骤4-训练的转移(1 衔接性练习的机会,2 坚持练习,3 安排自我检测的练习,4 创造学习的环境,5 亲属和工作人员的参与)
1. 正常功能及基本成分
(1)双脚和双膝靠拢。
(2)体重平均分配。
(3)屈双膝的同时伸展躯干。
(4)头平衡在水平的双肩之上。
(一)坐位平衡
2. 步骤1——脑卒中后常见问题
1)支持面宽,即双脚和/或双膝分开。
2)随意运动受限,即患者发僵和屏住呼吸。
3)患者双脚在地上滑动以代替调整相应的身体部分。
4)用手或臂进行保护性支持或抓握而进行最小的运动。
5)当作业需要体重侧移时,患者向前或向后靠。
患者伸手拿侧方杯子时身体前倾,以补偿不能侧移, 但如杯子在侧方或后方更远的地方,他将拿不到。
3. 步骤2和3——练衡,优化技巧。
(1)训练重心转移的姿势调整
如:坐位,双手放在大腿上,患者转头和躯干向肩上方看,回到中立位,再做另一侧。
(2)增加复杂性,够物活动和拾物训练
如:坐位,患肢伸向侧方和下方从地板上拿起一个物体。
运动再学习汾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