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个人价值观与教师职业价值观问题.doc浅议个人价值观与教师职业价值观问题
论文关键词:个人价值观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师资格师德建设
论文摘要:教师的“个人价值观”及“教师职业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支配着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言行,影响着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也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本文针对“”大地震出现的“范跑跑”反例,所折射出的人性及教师角色进行反思:当代教育中,教师到底应具有怎样的“个人价值观”及“教师职业价值观”等问题。
“”大地震折射出了许多人性的真、善、美,同时也暴露了个别人性的丑陋。“范跑跑”之言行就是其中最典型的反例,作为一名教师,他不但不以自己的言行为耻,反而大肆喧嚷。更有甚者是,还有媒体竟然给予他这个机会。这不得不让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们,再次反思:当代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到底应具有怎样的“个人价值观”及“教师职业价值观”等问题了。
:关于教师的个人价值观问题
人的价值观是人们永远值得探讨研究的话题。理论上,人的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等总的评价和总的看法。它位居整个人性之首,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和理解等,支配着人们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了充足的理由。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当代社会系统步调一致,和谐融合;错误的价值观则导致当代社会系统各行其是,分崩离析。不同的社会背景,人们的价值观取向有所不同,但是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都能和主流社会的价值目标趋于一致,或者说,都有正确的价值观,这主要归功于各个时期、各个社会背景下的社会教育使然。众所周知,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小在特定的环境影响和不断的教育中逐步培养出来的,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人的价值观形成主要依靠于环境教育和自我生活的体验。当一个人还没有成长为具有独立分析、判断是非能力时,他的价值观形成很大程度地受环境教育因素影响着。这里的“环境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就社会教育而言,对于从事社会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教育管理者来说,就必然肩负着社会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引导并使其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否则,教育教学就失去了其根本意义。
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发展变化迅猛,各种信息、思潮、观念激烈碰撞着,难免造成一些人的思想情绪浮藻、难变是非,甚至造成有些人的价值观念迷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名合格教师,自身首先需要确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明辨是非,不断完善自我。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念都存在问题,有如“范跑跑”之类,当遭遇突发事故或灾难时,弃学生于不顾,或者完全丧失了教师的本性与美德,那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他又怎样来完成“教书育人”工作呢?“教书育人”是一项严肃而神圣的工作,社会寄予了教师很大的期望值。这也给教师提出了超于一般普通人更高的价值观念要求。教师的言行,不仅反映出其个体的人性修养与价值观念,还体现出其作为“教师”角色的基本素质水平,也是学生言行的一种“参照物”。因此,教师要做到不误人子弟的首要标准就是要具有与当代社会同步的正确价值观,并且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不断修正、完善。
:关于教师的职业价值观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浅议个人价值观与教师职业价值观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