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坑开挖渗水处理方案.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
一、编制依据2
二、工程概略2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


四、地下连续墙渗水原因剖析及办理举措4
1。地连墙易出现渗漏的部位4
2。地连墙渗漏的原因4

目录
一、编制依据2
二、工程概略2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


四、地下连续墙渗水原因剖析及办理举措4
1。地连墙易出现渗漏的部位4
2。地连墙渗漏的原因4

五、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剖析中获得的启迪9
六、质量控制10


七、安全举措10
1。基坑开挖的预控管理10
2。
1
基坑开挖渗水办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二标设计图纸;
2、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二标工程地勘报告;
3、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二标施工组织设计;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二、工程概略
长江路站位于南昌市昌北凤凰洲丰和北大道与长江路交错处,沿丰和大道下方呈南北走向,车站主体构造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为单柱双跨地下二层构造。
长江路站主体围护构造采用地下连续墙,墙厚800mm,其中标准段桩长为21。65m;端头井处桩长为22。41m。支撑系统各层型号尺寸为:车站标准段沿基坑竖向设三道支撑,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间距9m,第二道支撑采用Φ800mm(t=16mm)钢支撑,间距3m。第三道支撑采用Φ609mm(t=16mm)钢支撑,间距3m。端头井设四道支撑,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间距4~5m,其余斜支撑均采用φ609(t=16mm)钢支撑。
基坑开挖深度:两头头井深度约18。5m,,基
坑开挖土方量约为70202m3.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
根据地质勘探,拟建场所长江路站位于赣江冲积平原区,第四纪覆盖层厚度小于50。,场所地层由人工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击层、下部为第三系新余群泥质粉砂岩。按岩性及工程特性,
自上而下依次分为①2素填土、②1—1粉质粘土、②1—2粉质粘土、②2
2
淤泥质粉质粘土、②3—1含粘性土粉砂、②3—2细砂、②4中砂、②5粗砂、
②6—1砾砂、②7圆砾夹砾砂、⑤1泥质粉砂岩.
水文地质
车站建筑场所地下水种类可分为孔隙性潜水、孔隙微承压水、红
色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
孔隙性潜水
孔隙性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的松散~中密状砂
土以及稍密~中密的砾砂、圆砾中,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勘探阶段水位埋深6。50~7。10m,高程12。43~,地下水位埋深年变幅1~3m,地下水主要接受赣江水体和大气的补给,受人为开采影响较小。贫水季节及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地下水向赣江排泄;汛期,赣江水位上升,,地下水水量丰富.
2)孔隙微承压水
场所孔隙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的松散~
中密状砂土以及稍密~中密的砾砂、圆砾中,由于上层散布存在②1-1粉质粘土、②1-2粉质粘土、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等相对隔水层,该含水层水位高度高于相对隔水层底板,,场所内仅在局部存在少量的孔隙微承压水.
在枯水季节,当地下水位埋深低于相对隔水层底板,微承压水转
化为孔隙潜水;在富水季节,当地下水位埋深高于相对隔水层底板,孔隙潜水转变为微承压水,故微承压水随季节的变化与潜水相互转
换.
3)红色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
红色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场所第三系新余群泥质粉
砂岩层的裂隙中,主要受上部第四系松散层中的孔隙水补给。富水性
3
主要由裂隙孔发育程度,裂隙性质等条件影响。场所内泥质粉砂岩裂
隙少发育,裂隙性质多呈闭合状,勘探场所内的红色碎屑岩类裂隙孔
隙水水量极为困穷。
综上所述,场所内的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冲积层砂土、碎
石土中的孔隙性潜水和局部少量的微承压水.
四、地下连续墙渗水原因剖析及办理举措
1。地连墙易出现渗漏的部位
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连墙发生渗水、漏砂,常出现在地连墙的接
缝处、墙面上、水平裂痕等部位。
地连墙渗漏的原因
1)地下连续墙夹泥、内部窝泥
地下连续墙槽孔底部的淤积物是墙体夹泥的主要根源,混凝土开
浇时向下冲击力大,混

基坑开挖渗水处理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可爱小熙
  • 文件大小57 KB
  • 时间202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