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社区知识竞赛必答题(共2轮)每题10分,由指定人员回答,
其他人不得补充,答错不扣分。
一、老年人必答题
安全社区知识竞赛必答题(共2轮)每题10分,由指定人员回答,
其他人不得补充,答错不扣分。
一、老年人必答题
1、为什么家用冰箱不适宜存放易燃液体?
答:因易燃液体蒸发的可燃气体达到一定的爆炸浓度时,遇冰箱内继
电器打火会发生爆炸起火。
2、家庭临时使用蜡烛照明,应怎样预防火灾?
答:(1)使用蜡烛照明时不准放在可燃物上面,应远离可燃物;(2)
人离开后必须将蜡烛熄灭。
3、电器着火了,该怎么办?
答:家用的电器或电线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
灭火,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应及时灭火,要防止爆炸伤人。
4、人身衣服着火怎么办?
答:(1)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脱去着火的衣服;(2)就地翻滚把火
压灭。切记千万不可跑动。
5、家用电器的外壳通常都有一条接地线,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万一漏电时,可将外漏之电流由接地线导入地面,以免人体触电。
6、平时人们在关闭电视机后只是将机器本身的电源按钮关掉,而电
源插头并不拔除,这样做并不安全,为什么?
答:长时间不拔除插头容易使电视机内的变压器线圈和绝缘层短路或
是炭化而发生火灾。
7、为避免电线占用太多的空间,很多人将过长的电线捆绑使用,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答:电线遭捆绑,可能造成电线部分折断,产生高阻抗,使电线发热,
进而造成电线失火。
8、电器插头是否要时常擦拭?为什么?
答:是。因为电器插头不常擦拭,就会在插头两极逐渐积灰尘、毛发
或产生铜绿,增加电阻抗,进而产生火灾。
9、人们很少有用塑料桶罐装汽油的,这是为什么?
答:汽油与塑料桶内壁摩擦产生积聚静电,而由于塑料桶是绝缘体不
能导电,静电就无法外泄,时间一长,很容易发生爆炸。
10、许多人喜欢早晨锻炼身体,其实从环境角度看城市早晨的空气
并不新,这是为什么?鲜
答:由于早晨空中有时有逆温层,即大气上暖下凉,这种情况不利于
污染物的扩散,尤其在工业区污染更为严重。
11、霉变的大米会产生什么有毒污染物?
答:黄曲霉素。
12、为什么说不能用塑料袋装热烫的食物?
答:因为热烫的食物会使塑料袋所含的有害物质溶出,损害人体健康。
二、青年人必答题
1、大型会议和活动的组织者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答:要制定周密的安全措施和应急方案,并参加者进行指导性讲解;
活动场所要有够的安全通道,并保证畅通,便于识别;保证电气和机
械设备安全状态良好。2、大型会议和活动的参加者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答:要了解掌握安全通道情况,熟悉逃生路线;对可能出现的停电、
火情、拥挤等意外事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急知识;遇到意外事件,
要服从统一安排和疏导,要有互助精神。
3、不锈钢餐具不易用什么溶液洗涤,为什么?
答:碱性溶液,它会溶解不锈钢中含有的微量有害金属,影响身体健
康。
4、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的内容?
答:1)严禁特种作业人员有无效操作证上岗操作。
2)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操作。
3)严禁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
4)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
5)严禁违反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
6)严禁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
5、危害因素定义?
答: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
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素、包括根
源和状态。
6、危害因素辨识定义?
答:识别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7、对安全隐患的整改要实行什么的原则,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对安全隐患的整改要实行“三定”的原则,即定整改措施、定整尊重科学,四不放过原则,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三、学生必答题
1、某学校的教学楼为了防盗,在所有位于一楼的教室窗户上安装了
固定的防盗网,可以吗?为什么?
答:不可以。依据《消防法》的规定,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
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2、小李发现邻居家着火了,于是到附近小卖店拨打119报警,事后
店主向其索要电话费,请问店主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应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
3、某学校教室突发大火,正在授课的老师第一个冲出教室,对学生
不管不顾,类似的行为在今年汶川大地震时就发生过,千夫所指的“范
跑跑”行为不仅仅将受到舆论道德的谴责,今后还将会面临法律的惩
处,对此,《消防法》是如何规定的?
答:《消防法》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
安全社区知识竞赛比赛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