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的护理
1
惊厥:是指由于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同时伴有意识障碍的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的状态。
惊厥
颅内
感染
颅内
疾病
感染性疾病非感染疾病
颅外
疾病
颅外
感小儿惊厥的护理
1
惊厥:是指由于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同时伴有意识障碍的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的状态。
惊厥
颅内
感染
颅内
疾病
感染性疾病非感染疾病
颅外
疾病
颅外
感染
病因
颅内感染
脑膜炎、脑炎
脑脓肿等
颅外感染
高热惊厥
中毒性脑病
感染性
疾病
病因
颅内疾病
原发性癫痫
占位疾病
损伤等
颅外疾病
代谢性
心、肾疾病
中毒等
非感染
性疾病
病因
热性惊厥:
典型高热惊厥又称单纯性(或简单性)热性惊厥,
非典型高热惊厥又称复杂性高热惊厥。
2
单纯性热性惊厥:
高热惊厥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其发病率约2%~8%。
典型的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6岁以后罕见。
单纯性热性惊厥:
多在起病初突然高热时;
发作呈全身性、次数少和时间短;
神志恢复快,预后好,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热退后一周脑电图检查正常;
局部患儿及家族中有高热惊厥史。
惊厥的临床表现:
眼球转动、双眼直视或上翻、面色潮红;
眼部、面部、手足部肌肉微微抽动,然后逐渐扩散到其他部位;
刚出生的小儿发生惊厥病症很不明显,仅有不吃奶、两眼睁着、眼球固定不动、眼睑可稍有抽动,口唇周围青紫,必须仔细观察;
有的小儿惊厥时有头痛、烦躁、喷射性呕吐、嗜睡,甚至昏迷;
不省人事,眼球固定或上翻、斜视、头转向一侧或后仰、口吐白沫、面及手部肌肉强直或时时出现不自主抽动、屏气。
3
小儿惊厥的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去除口腔内分泌物,取人中、合谷,强刺激十宣
氧气吸入惊厥发作时应及时吸氧,以改善组织缺氧,增加血氧饱和度,防止发生脑水肿,~,面罩2~3L/min,假设有窒息,应立即行人工呼吸或口对口呼吸,建立静脉通道。
小儿惊厥的处理:
药物止痉〔1〕安定:~
mg/kg缓慢静注,病症不缓解可15~20min后重复使用,1天之内可用3~4次。〔2〕苯巴比妥:剂量5~10mg/kg,肌肉注射。〔3〕水合氯醛:10%水合氯醛,。
脱水疗法持续频繁的惊厥,往往并发脑水肿,可给予20%甘露醇静脉注射。
小儿惊厥的处理:
对症处理〔1〕低钙惊厥:可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参加10%葡萄糖10ml缓慢静脉注射。〔2〕维生素D缺乏:补充钙剂及大量维生素D.〔3〕低血糖:给予高渗糖静脉注射。
急救护理:
就地抢救:不要搬运,防止对患儿的一切刺激,保持安静,切勿大声喊叫或摇晃患儿。
急救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松解衣扣;
§将舌轻轻向外牵拉;
§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
§清理呼吸道和口腔内容物;
§备好吸痰器和急救药品。
急救护理:
防止受伤
§将患儿周围的物品移开;在床栏杆处放置棉垫。
§防止骨折或脱臼:切勿用力强行牵拉或按压患儿肢体。
§防止皮肤磨擦受损:在患儿的手中或腋下垫上纱布。
§防止舌咬伤:用纱布包裹压舌板置于患儿上下磨牙之间。
护理措施:
〔1〕治疗和护理操作要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2〕惊厥时可将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或开口器放于上下门齿之间,以防舌咬伤
护理措施:
〔3〕高热惊厥时应及时给予降温措施,按高热护理常规,如物理降温、酒精擦浴或药物降温,新生儿解开包裹降温。
〔4〕用药止惊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以防止因用药过量而抑制呼吸
护理措施:
〔5〕对惊厥持续不止者,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等,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囟门、神志的变化,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加强营养,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6〕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待惊厥停止、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
护理措施:
告知
记录。
抢救流程:
置抢救室平卧头侧,必要时侧卧位
保持环境安静,边吸氧边指导家人按压人中;压舌板、开口器防自伤
通知医生的同时取体温计测量体温,如是热性惊厥给予冰袋物理降温。
准备抢救物品,按医嘱给予镇静止惊处理。
电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电监护、血氧监测,惊厥缓解后测量体重。
开放静脉通道。
记录。
心理护理
护理评估:年长儿心理-社会状况
在醒来时可产生失控感、自卑、恐惧等心理,担忧再次发作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
护理评估:家长心理-社会状况
恐惧:常有错误的处理方式
焦虑:因担忧再发作面盲目求医
过度呵护:使患儿养成不良性格
5
心理护
小儿惊厥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