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虫、幼虫(棘球蚴)形态,生活
史,致病性(幼虫致病)。
:原虫的形态(运动细胞器、营养细胞器、
糖原泡、拟染色体、泡状核),生活史类型及常见虫
种,原虫的分类及虫种。
:滋养体、包囊(二种)形态特
征,生活史,致病性,病原学检查(大滋养体检查、
包囊检查)。
重点:
简答:
。
。
。
课后复习题
细粒棘球绦虫又称包生绦虫,属小型绦虫。
成虫寄生于犬科食肉类动物小肠,幼虫(棘球蚴)寄生于食草动物、人内脏组织,引起棘球蚴病(包虫病)。
第九节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
形态
,长约2~7 mm,除头颈部外,虫体只有幼节、成节和孕节各1节,节片均长>宽。头节呈梨形,具有顶突和4个吸盘。顶突上有两圈小钩(24~48个)。成节结构与带绦虫相似,有睾丸45~65个。孕节最大,子宫具有不规则的分支和侧囊,含虫卵200~800个。
2. 虫卵:同带绦虫卵
3. 幼虫:呈球形囊状
体,直径1cm~10cm。
囊壁
内含物
外层:角皮层
内层:生发层
棘球蚴囊液
原头蚴
生发囊
子囊
孙囊
生发层向囊内长出许
多原头蚴和生发囊。
生发囊是仅有一层胚
层的小囊,内含多个
原头蚴。原头蚴、生发囊可继续发育为
子囊。子囊也可由棘球蚴的生发层直接长出。
从囊壁脱落的原头蚴、
生发囊和子囊悬浮在囊
液中,称为棘球砂。
原头蚴:
与成虫头节区别在于
其体积小且缺顶突腺。
头节内陷或翻出,具
有4个吸盘,顶突上有
小钩。
原头蚴
头节翻出
头节内陷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包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