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个堂堂正正的文艺青年.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个堂堂正正的文艺青年

至今还有人将刘大先视为一名专事少数民族文学讨论的学者,或至少首先是从事少数民族文学讨论的学者,这种熟悉是有偏颇的。
诚然,刘大先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讨论所,少数民族文学讨论是他的工作;他担当《民族文
一个堂堂正正的文艺青年

至今还有人将刘大先视为一名专事少数民族文学讨论的学者,或至少首先是从事少数民族文学讨论的学者,这种熟悉是有偏颇的。
诚然,刘大先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讨论所,少数民族文学讨论是他的工作;他担当《民族文学讨论》副主编,是公认的少数民族文学讨论领域最有成就的专家之一——假如不是太过年轻,或许可以把“之一”去掉。他的《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是这一领域至今为止最丰富、宏大,也最具理论性和前瞻性的作品——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将在相当长时间里引领少数民族文学讨论的方向。他的讨论甚至溢出文学领域,延长至对其它文化产品的探讨。在他的电影论文集《时间的木乃伊:影像笔记》中,他对少数民族相关的影视作品有相当系统的阐述,其中其次辑“情感的文献”对国内外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和剧情片的介绍和争论,极为完备,堪称该领域影视作品的资料库。尽管由于发表时的篇幅限制,文章大多精练短小,但往往能一针见血,颇富见地,令人感佩其学术功力与才华。但即便如此,我以为与其说刘大先在讨论少数民族文学/电影,毋宁说恰恰由于他的参加,使他的那些讨论对象不再是“少数民族文学/电影”,而成为“中国文学/电影”,甚或就是“文学”“电影”和“中国”本身。
《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的书名就明确将“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并举。但即便不知道该书乃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讨论书系”之一种,即便不了解刘大先的供职状况,唯恐多数读者在看到书名之后,也会依照某种惯例自然而然地认为,该书争论的重点是“少数民族文学”,而“现代中国”不过提示其论述的背景而已——如今有几个人敢对“现代中国”这样宏大的命题进展探讨呢?但稍作细读我们便会惊异地发觉,对于刘大先的学术士气和理想,大家还是太过低估了。
在《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中,真正关乎少数民族文学的争论唯恐还未及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而“现代中国”则不仅着墨更多,篇幅更大,且始终是论述的动身点与落脚点。尽管在绪论中,刘大先驳斥了那种认为无需将“少数民族文学”单列为独立学科的论调①,但那与其说是在维护“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合法性,毋宁说是让全部学科的边界都变得暧昧和模糊了。假如一切学科都并不具备本质的起源,不过是某种权宜之计的话语建构,那么“少数民族文学”讨论和“中国文学”讨论又有何不同?而果真,在其后的论述中,刘大先也并不试图证明“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确有其内在的、本质的合法支撑,而是追溯其作为现代性的产物,作为现代国家学术机制之一环,从晚清至民国再到社会主义共和国,不断被建构塑形的过程。“少数民族文学”与现代意义的“中国文学”自然伴生,在同一历史时期,依同样的历史规律,为同样的历史目标被建构起来。“少数民族文学”所携带的差异性并不使其外在于“中国文学”,而恰恰为理解“中国文学”,乃至于理解“现代中国”,供应更具生产性的视角。刘大先特别明确地成认:“本书的写作是基于这样的熟悉:少数民族文学的差异性视点可以从主流文化的内外对中国生活予以全新的展现,其所特有的表达方式以及他们看世界的独特视角,恰恰是

一个堂堂正正的文艺青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