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论文
音乐美学论文
曹爱娟
临淄二中
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去发现,探询音乐作品中的美。在音乐审美教育中,通过音乐欣赏、音乐技能的练习,视唱练耳课程及其他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促使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得
音乐美学论文
音乐美学论文
曹爱娟
临淄二中
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去发现,探询音乐作品中的美。在音乐审美教育中,通过音乐欣赏、音乐技能的练习,视唱练耳课程及其他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促使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得到极大的开发和发展,能充分感知和感受音乐语言,感知和感受音乐的美。这种感受能力包括对音高、速度、音响等的感觉,对节奏、音色、和谐等的知觉以及对音乐情趣的辨别能力。
音乐审美主体的感知能力又能直接影响音乐审美的效果。音乐听觉感知能力的增强对作品的听觉感受更细致,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更真切和深入,使之更善于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丰富情感。总的来说,音乐感知能力越好的学生,获得的审美体验就越深,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作为实施贯彻这理念的具体操作者,在我们的课堂上以听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反复听赏音乐,在多次倾听的过程中去感受音乐的节奏美、旋律美、音色美、结构美,更透过它们去领略音乐的情绪美、意境美。
其次,音乐审美教育可培养人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激发人的创造力
音乐审美教育在人们素质发展过程中的功能,表现在音乐审美教育能培养人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规律中,运用一种无意识或直接领悟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性能力。创造性指个人在一定的动机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称创造力或创造心理。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品质和创造技能,大学生的创造性素质指在一般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广泛的喜好、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素质是大学生素质中的灵魂,是学校教育中应重点培养的素质。
对于创造性能力而言,想象力是否丰富很重要,所以我们应非凡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音乐是想象的艺术,音乐能唤起听众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和这些富有情感的声音相联系,产生出丰富生动的联想和想象,引起强烈的情感反映。在音乐审美教育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可塑性和抽象性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为创造想象力的充分展开提供条件。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创造活动能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音乐审美教育对人心灵深处的美感的促进,对心境和气氛的感觉能力和联想力、想象力的促进,则可以松弛人的心灵,能消除人们在工作的过度紧张和疲惫
,从而为创造性想象力的充分展开提供条件。
再次,音乐审美教育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音乐是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自律工具,也是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隐性的德育教育因素潜移默化相互渗透。如在课外合唱、器乐合奏排练中,因合唱队,乐队由多人组成。相互间协同配合很重要,不但要求大家唱、奏要整齐,而且要求必须齐心协力才能表现好作品,在整齐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多声部的唱、奏不仅声部直体谐和,而且更讲究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才能把艺术性很强的声乐和器乐作品完美地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及合作精神的教育。“以美导行”在这里所产生的效果,是最直接、
音乐美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