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进展.doc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进展
[摘要] 磷酸奥司他韦(OS)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本文主要介绍了其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药动学、适应证与用法用量、在我国人群中的临床使用研究情况及主要不良反应。与现有其他类型的药物相比,OS对流行性感冒的疗效更好。
[关键词] 磷酸奥司他韦;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鼻、窦、咽喉、肺、中耳等部位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的年患病率在高发年份可达8%~30%。流感病毒经常变异,从而较易对目前常用的一些抗流感病毒药物(如金刚烷胺等)产生耐药性,如何更有效的防治流感一直是医学界的热门话题。磷酸奥司他韦(oseltamivir,OS)以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为进攻靶位,具高度选择性,口服给药对A型、B型流行感冒病毒及其变异毒株有强效抑制作用,现将其相关信息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1 基本信息
通用名 Oseltamivir Phosphate
商品名 Tamiflu ,达菲
英文化学名(-)Ethyl (3R,4R,5S)4acetamido5amino3(1ethylpropoxy)cyclohex1ene1car2 boxylatemonophosphate
中文化学名(-)(3R,4R,5S)4乙酰胺基5氨基3(1乙基丙氧基)1环己烯1羧酸乙酯单磷酸盐
分子式 C16H28N2O4H3PO4
2 作用机制
A型和B型流行感冒病毒表面均有神经氨酸酶,其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并开始复制,新生的病毒颗粒呈芽状突起于宿主细胞表面。神经氨酸酶能使新生病毒和宿主细胞相连接的血凝素—唾液酸结合键断裂。从宿主细胞表面脱离后,新生的病毒就能继续扩散进而感染其他正常细胞。神经氨酸酶还能使呼吸道黏液的活性降低,阻止游离的病毒凝集在一起,促进其在呼吸系统的扩散。磷酸OS在体内代谢为具生物活性的羧酸OS,通过抑制病毒的神经氨酸酶,使病毒黏附在宿主细胞表面,从而无法感染其他正常细胞。由于所有A型和B型流行感冒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部位结构均由高度保守的11个氨基酸排列而成,活性部位的任何变异都会使病毒的活性降低,因此其耐药选择性和诱导性低。该药还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对其他病毒、细菌、哺乳动物的神经氨酸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 药动学
磷酸OS为前体药物,易被胃肠道吸收,大部分被肝、肠酯酶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羧酸OS。口服磷酸OS 30 min后被吸收,75%以上的口服剂量以羧酸OS进入体循环,同时进入体循环的磷酸OS<5%。磷酸OS和羧酸OS的血浆浓度与服用剂量成正比,且不受进食的影响,服药后2 h~3 h血药浓度到达最高峰浓度。羧酸OS在体内的平均分布容积约为23 L,其在肺、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鼻黏膜、中耳均有积聚,且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低(约为3%),不易发生药物间的置换作用。吸收的OS主要以羧酸OS形式由尿排出,尿中的累积排泄率为70%~80%,清除半衰期6 h~10 h。
4 适应证与用法用量
磷酸OS用于防治A型和B型流行感冒病毒感染。一般治疗剂量为成人75 mg/次,2次/d,连服5 d,在流行感冒症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