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藏书楼西文精品·插图寓言
列那狐的故事
[德汉双语]
德歌德原著
( )
德阿布伦达莫绘图
( ) ·
黄擎苍李毅强编译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书
列
那
导言
狐
的
故
事
《列那狐》是一部在中世纪的欧洲广为流传的动物组诗,它
影响深远,在法国、德国等国家几乎家喻户晓,甚至在现代法语
中“列那(狉犲狀犪狉犱)”一词,已成为狐狸的专有名词。
关于《列那狐》的作者和产生地问题有多种说法。通行的说
法是:列那狐的故事起源于民间,在十到十一世纪,经过众多传
教士和法国“宫廷诗人”润色,加入了时代色彩和讽刺的意味,在
法国形成了篇数不多的、以列那狐为主人公的故事诗。近代以
来,不少作家将各自独立的诗篇按情节综合,演绎出一个个比较
·
连续与完整的故事,有法国作家保兰帕里斯(犘犪狌犾犻狀犘犪狉犻狊)及吕
·
西安富莱的同名作品《列那狐传奇》(犔犲犚狅犿犪狀犱犲犚犲狀犪狉犱),还
有德国大文豪约翰· 沃尔夫冈· 歌德
(犑狅犺犪狀狀犠狅犾犳犵犪狀犵狏狅狀
犌狅犲狋犺犲)的作品《列那狐》(犚犲犻狀犲犽犲犉狌犮犺狊)。到了现代,又有许多
作家对列那狐的故事进行过改编。
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列那狐》产生了不同变异的版本,在语
种上,有法文、德文、英文和拉丁文等版本;在文体上,有诗歌体,
也有散文体;在内容上,有的版本首先叙述列那狐如何残暴地欺
凌、虐杀鸡、兔、鸟等“下等弱小贫民”,又如何机智地戏弄并战胜
狼、熊等“贵族”,最后受到狮子“国王”的审判,遭到严厉的惩罚。
有的版本直接从狮王在朝廷上受理众兽对列那狐的控告开始,
●
经过几个回合的诉讼,最终狐狸反败为胜,不但获得狮王赦免,
1
书
列还受封为宰相。
那本书采用的德文蓝本,是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六步体诗歌《列
狐那狐》,刊载在十九世纪中叶斯图加特出版的《歌德全集》中。这
—
的部诗歌写于1793年。当时,歌德跟随普鲁士奥地利联军进攻
法国革命军败退后回到魏玛目睹了革命混乱时期的一些阴暗
故, ,
面又正好读到德国文学家约翰· 克里斯托夫· 戈特舍德
事, (犑狅犺犪狀狀
撰写的列那狐传奇想到当时的一些社
犆犺狉犻狊狋狅狆犺犌狅狋狋狊犮犺犲犱) 《》,
会现象正如书中描述的那样,“人类也采取实实在在的赤裸裸的
禽兽姿态登场”,于是以列那狐为象征,“开始忠实的模拟”。在
这部诗歌中,狐狸残害鸡、兔等弱小动物,具有凶狠残暴的一面,
但另一面,他又戏弄狮王,伤害狼、熊等贵族,嘲笑教会,不失为
一个反封建的人物。狐狸的胜利标志着市民的智慧战胜了封建
暴虐,作者更多地把狐狸的机敏甚至狡狯当作优点加以肯定。
本书的情节安排曲折有致,时而通过控告者的口述,时而通过狐
狸的表白,时而随故事情节的发展,将其娓娓道来。书中还穿插
了希腊神话、伊索寓言等古代名著中的故事情节,语言幽默
风趣。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有关列那狐的故事就被介绍到中国。
1926年,著名文学家郑振铎以“文基”的笔名从英文本译出《列
那狐的历史》;1929年,蒋学楷又从法文本译出《狐狸的故事》;
1983年,翻译家钱春绮以诗歌体翻译的《列那狐》出版,书名改
为《莱涅克狐》。本书参考了上述各译本。
歌德原著采用的是六步体诗,这一诗歌形式强调语言的顿
挫节奏,而这很难由译文转达。读者如要体会原著诗歌神韵,只
能阅读德语原文。本译文采用了散文体,但尽量使用短句结构,
也算不离原著的诗歌形式太远。有鉴于故事中的一些主要动
●
物,比如列那狐、伊桑格兰狼、克兰贝尔獾等,它们的命名已约定
2
俗成,本书的译名也就从俗,尽管相较德语发音并不贴切。本译列
文还删改了部分原著中比较繁复的词句,少量语句的结构也作那
了修改。因此,本书与其说是翻译,毋宁说是改编,这点尚祈读狐
者明鉴。的
年歌德的列那狐在德国出版时配有插图画家威
1845 , 《》, 故
廉· 冯· 考尔巴哈所绘插图三十二幅
() 。事
这些插图全部收入郑振铎所译《列那狐的历史》。后者曾多次重
·
版,这些插图并不罕见。本书选用的是阿布伦达莫(犚.
·
)绘制的插图。阿布伦达莫是德国版画家,有
《马拉肖像》、《胆大就行》(描绘村民骑自行车的情景)等版画作
品,还编辑出版了收入德国许多艺术家画作的《德国的艺术和诗
歌》。他的这些插图此前尚未见介绍,很有艺术美感,希望能为
读者增加一些阅读趣味。
编译者
●
3
列那狐-科学技术文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