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中心小学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
南北朝时期,南朝几代皇帝都信奉佛教,大兴土木广建寺院。数量之多远不止四百八十座。如今,这些遗留下来的寺院不仅是宝贵的历史遗产,而且成为我国的佛教文化及江南美妙风景的组成部分了。
在浙江杭州就有1300多座寺庙,其中“灵隐寺”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寺院。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地处杭州西湖以西灵隐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
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佛教就是由印度传入我国的)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清康熙南巡时,曾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他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
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就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四字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北宋时,有人品第江南诸寺,气象恢宏的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灵隐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
今日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灵隐寺布局与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全寺建筑中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三大殿。
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
正面是大雄宝殿,单层三叠重檐,,十分雄伟。,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颔首俯视,令人景仰,这是中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观音两侧为弟子善财与龙女,上有地藏菩萨,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很有艺术价值。
千年古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