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李煜
公元974年的冬天,宋军的铁骑踏破了美丽的南唐国都金陵。李煜肉袒负荆,出城投降。随着在宋兵的一片辱骂声中,一路呜咽,被驱北上。最后,被囚禁在汴京。
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个七夕之夜,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远眺他那永远无法再见的“二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泪水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遏止这三年的囚徒生涯所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虞美人》,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明确: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愁”
赏析讨论:
1、请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明确:愁
2、根据这首词,再结合李煜的生平,看看李煜到底有哪些愁。
“愁情”的?
①、以问起,以答结,而且作者的发问很有特色。
先问天:“春花秋月何时了?”
再问人:“往事知多少?”
最后问自己:“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一个人孤独而又绝望的心情。
2、美妙的对比。
第一组对比:春花秋月——往事
第二组对比:小楼东风——故国明月
第三组对比:雕栏玉砌——朱颜改
春花秋夜——又东风——雕栏玉砌
往事——故国不堪回首——朱颜改
宇宙之永恒不变
人生之短暂无常
③比喻手法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
思考:用“水”以及用与“水”相关的意象表达愁怨情绪的诗词以及文章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④意境的创设上: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
明月、雕栏玉砌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 往事、故国、朱颜人非(人生无常)
交流探讨:
这首词能够传诵千载而不衰,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延伸阅读:赏析前期作品《玉楼春》
玉楼春
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雕栏玉砌往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