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眼中的香港——香港初中教育.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眼中的香港
目录
香港初中
教育概况
内地与香港
教育制度的
比较
香港教育
现代化
对内地教育
现代化
的启示
香港
初中名校
香港的教育制度大致可以分为学前教育、九年免费教育、高中及预科课程、专上课程。
香港中学校按举办者划分,可分为三大类:官立学校、资助学校和私立学校。官立学校是完全由政府举办和管理的学校;资助学校是由各类志愿团体如教会、社会团体、同乡会等主办和政府拨款资助的学校;私立学校为私人按有关规定举办,资金基本自筹。
香港初中教育概况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前的初中教育,大部份本地主流中学名义上是英文中学,除中国语文、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等科目外,其它科目如地理、数学、历史等,均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但实际上是奉行双语教学,仅课本及笔记以英文编写,上课时老师通常以广州话讲授。
1997年后,特区政府决心贯彻推行母语教学,即除英文科外,其它科目均采用以中文编写的课本及笔记,并以广东话讲授(这个政策假定所有本地主流中学的学生的母语均为广东话,并非真正按个别学生的母语教学,也没有提供其他方言的教学)。但全港400多间中学里,其中114间却可以继续使用英语授课,这些中学通常是学生学业成绩较佳的,当中甚至有一定数量是政府主办的官立中学,由于政府的官校亦不以身作则,因此母语教学的成效一直备受质疑。母语教学的议题,至今仍具争议性。
2005年,教育局于中学教育制度改革中再次重提学校授课语言的议题。局方考虑以学校学生成绩作为参考标准,学生成绩佳的学校将可选择以英文为授课语言,而其余亦以中文为授课语言。
而初中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除了有中国语文、英文及数学这三个主科外,还有综合科学、历史、中国历史等科。但部分中学却因资源问题或其他原因,而把初中的历史、地理、经济及公众事务科合并为综合人文科。
香港著名的公营中学:皇仁书院(香港岛,男校),孙中山、霍英东母校、英皇书院(香港岛,男校)、庇理罗士女子中学(香港岛,女校)、荃湾官立中学(荃湾区,男女校)、沙田官立中学(荃湾区,男女校)。
其他还有喇沙书院、拔萃书院、圣约瑟英文书院及圣保罗男女中学、上水香港道教联合会邓显纪念中学、屯门顺德联谊会梁銶琚中学、葵涌圣公会林护纪念中学和港岛圣士提反女子中学等。
香港初中名校
香港培正中学
1889年广州浸信会教友在广州开办书塾,并于十一月廿八日通过办学议案,定名“培正书院”,举冯景谦为总理。
虽然,香港培正分校建于1933年,但实际上该校至今已过一百多年历史。培正中学共开设三十六班。中一至中三各六班,中四文、理组各三班,中五班别与中四相同,每班学生约40人。
各班以信、望、爱、光、善、正命名,均取自圣经及校训。
圣保罗男女中学
圣保罗男女中学是由香港圣公会创办的男女生一同授课的英文中学,位于香港中环麦当劳道。
圣保罗男女中学是香港一间著名学校,创立于1915年(当时名为圣保罗女书院)。早期只收女生,1918年成为香港第一间规定学生必须穿着校服的学校,1945年战后复课,兼收男女学生,是香港首间男女同校学校。
2001年向政府申请成为直接资助学校,成为首间直资中学。
拔萃女书院
拔萃女书院建于1860年,由香港圣公会创办。该校是香港一所视野面向国际的女子文法中学。
拔萃女书院创校后,一直以政府津贴模式办学,2005年9月后,转为直接资助的模式办学。
该校培育具有崇高理想,能够继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和民主信念,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学生,其办学理念为“追求卓越”,力图让学生高效能学习,发挥潜能并乐于终身学习。
皇仁书院
皇仁书院(Queen's College)是香港最早的官立中学,也是香港著名的男子中学,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中文校训是“勤有功”,而拉丁文校训则是"Labor Omnia Vincit"。创立于1862年的中央书院(The Central School),孙中山曾于此上课。皇仁书院为香港114间使用英文作为教学语文的中学之一。除中国语文、中国历史、中国文学、普通话及中国文化科外,其馀所有科目均使用英文作为教学语文。2012年为皇仁书院建校150周年庆。

我眼中的香港——香港初中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1.12 MB
  • 时间2017-08-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