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上虞农村残疾人工作出好“四张牌” 】是由【学习的一点】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上虞农村残疾人工作出好“四张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上虞农村残疾人工作出好“四张牌”
浙江省上虞市有近5万名残疾人,%,其中85%的残疾人分布在农村基层,毫无疑问,农村残疾人工作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大头。近几年来,上虞市残联围绕农村残疾人工作与构筑和谐社会,打造“平安”上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目标融为一体,甩开膀子,迈出步子,紧扣基层残疾人工作主题,用心出好“四张牌”,使全市基层残疾人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牌之一,有人管事与有钱办事
基层残联组织处在农村,直接面对残疾人,与残疾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基层残联组织是否健全,是做好农村残疾人工作的关键,而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的人选则是重中之重。针对农村基层残联容易被忽视,残联组织又是边缘部门等客观实际,上虞市残联党组理事会借势借力,多次向市委市府领导汇报,同组织人事部门联系商谈,争取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积极支持,明确提出乡镇基层残联理事长人选素质要好,能力要强,对残疾人事业要热心,有责任性。在市残联的努力下,目前全市21个乡镇(街道)全部配有专职残联理事长,大部分由乡镇担任过党政主要领导的退下来的老同志任职。这些同志基础扎实,德高望重,能力和责任心强,残疾人工作抓起来很能打开局面;全市还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112名。于此同时,市残联还着力抓好行政村、社区(居委)残协组织建设,做到有组织机构,有工作内容,有活动开展,有经费保障。乡镇还与村(居委)签订残疾人工作责任状,全市农村基层残联组织日益健全,农村残疾人工作真正体现有人抓,有人管。
有钱办事,是农村残疾人工作的一个难题。近几年来上虞市残联着力构筑多元投入体系,破解有钱办事难题。首先,政府投入。市财政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如为创建上虞市“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2006年一次性投入康复经费500万元。其次,乡镇配套。乡镇(街道)对辖区残疾人工作越来越予以重视,各乡镇财政将残疾人工作经费都纳入年初预算,如精防工作经费,。每个乡镇(街道)都不同程度地出台了残疾人优惠政策和救助规定。再次,动员社会。上虞市残联把营造社会助残扶残氛围作为推进农村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立100万元以上专项助残基金6家。同时,有18家企业冠名乡镇残疾人康复指导站或村残疾人康复室,每家每年出资2万元以上,时间三年,成为上虞社会康复助残一道靓丽的风景。
牌之二,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
康复是残疾人就学就业,参加社会生活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面广量大的农村残疾人一直处于康复资源短缺,康复手段单一的低水平、低效益的康复服务之中,有不少残疾人的康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与解决。上虞市残联以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为契机,加强对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免费为残疾人开展健康体检,全面动态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具体在3个方面有了明显突破。第一,突破单一的康复服务模式,建立大康复的工作理念。由全市医疗机构负责抓好重点康复项目和农村7项基础性康复服务。依托市级医院建立市6类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由行政村、社区(居委)负责抓好残疾人康复站、训练室的康复训练服务,由市康复中心、市聋哑学校负责抓好残疾人的机构康复服务,由社保局、残联劳务所负责抓好残疾人的职业康复服务。将单一的医疗康复与教育康复、职业健康、社会康复、工程康复、无障碍设施建设、辅助用品配置等融为一体。第二,突破残联组织抓残疾人康复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康复工作大合唱。康复服务由残联人员为主转向卫生医疗机构为主,全市组建康复指导医生267名(卫生院全科医生担任),村(社区)康复员318名(乡村医师担任);康复救助由残联出资为主转向民政、慈善总会、残联三家联合为主;康复培训由残联一家为主转向由残联、卫生、民政、财政、公安、社保、教育等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为主。第三,突破康复工作的临时性和运动式,构筑康复长效机制。康复工作从组织管理,服务人员,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工作内容,资金保障,救助项目,考核要求等方面内容,由市政府发文,做出一系列具体的规定,使残疾人康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能够享有依法康复,长效康复,求实康复。
牌之三,经济扶贫与精神扶贫
农村残疾人家庭大都经济条件较差,保障残疾人家庭的基本生活,是残联组织建议政府、统筹谋划、呼吁社会的义不容辞的职责。上虞市残联在残疾人扶贫工作中,始终坚持经济扶贫与精神扶贫双管齐下。经济扶贫,主要以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与摆脱贫困为目的,市残联从2006年开始推出10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定补对象,分成重度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残疾人和70岁老龄残疾人3种类型,定补资金达100万元,对残疾人家庭平时碰到的天灾人祸及有关特殊情况,市残联每年安排30万临时救助资金。市民政局对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低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残疾人低保户占全市总低保户数的40%以上。对重度残疾人实施全额低保和护理补助。市残联与市慈善总会发放残疾人医疗救助卡1500份,每份300~500元不等。由集体出资为全市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医疗看病问题。所谓精神扶贫:就是鼓励帮助残疾人牢固树立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自立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市残联运用陈伟强、徐柏江、徐张宝、俞平、顾渭忠、阮百炎等先进典型,到各乡镇对残疾人进行自强事迹巡回演讲介绍,现场说法,进行自我教育。市残联还结合残疾人的心理康复,对自卑意识较严重的残疾人,由指导医生和康复员负责挂钩进行心理疏导,开展精神护尉,心灵升华活动。像百官街道、松厦、丰惠、上浦、谢塘、道墟等乡镇设立爱心热线电话,建立残疾人心理驿站和温馨俱乐部,帮助残疾人消除自卑心理,热爱生活,自强自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牌之四,集中就业与自主创业
近几年来,上虞市残联把广大农村残疾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的实事工程来抓。每年“助残日”期间发布企事业单位招收残疾人就业信息广告,组织福利企业举办残疾人劳动就业交流会(已连续举办5届)。市残联专门在一楼大厅设立残疾人劳动就业信息公布,介绍联络服务中心。残疾人就业已基本实现不拣不挑,当天上岗。目前,全市残疾人在50多家福利企业集中就业人数达1621人,在各企事业单位分散就业1269人。在抓好残疾人集中(分散)就业的同时,市残联十分注重农村残疾人的自主创业。一是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就业。全市已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23个,安排残疾人就业105人,辅射带动周边农户102户。像小越镇肢残人阮百炎已发展成年出栏生猪4000头,集生猪种的培育,饲料加工,饲养、屠宰、销售一条龙的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全市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榜样。二是市残联每年举办职业技术培训,给残疾人武装头脑,学习本领,掌握技术。三是积极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通过召开表彰大会,树立先进典型,上门送技术,送服务,帮助联系解决残疾人小额信贷,解决土地等困难因素,使一大批自主创业、自强不息的残疾人脱颖而出。在全市残疾人队伍中,工业企业年销售在500万元以上的已达9家,种养殖业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达36户。像上浦镇东山农庄业主俞平承包荒山350亩,开发种植杨梅200亩,雷笋80亩,樱桃20亩,桃园等50亩,盖起房子1000多平方米,打造观光休闲农庄,集种养殖业与休闲农业于一体,被评为全国残疾人就业先进个人。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残联)
1/view-278158
上虞农村残疾人工作出好“四张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