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考化学考前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考化学考前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 】是由【154260577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考化学考前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考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1
基础知识
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形状改变(玻璃破碎等)、状态改变(干冰升华、水结冰等)
有新物质生成。【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燃烧:白、蓝紫色火、白、四射、耀眼白、
化常C—光S—焰(氧气中)P—烟Fe—火星Al—光
学伴Mg—耀眼白光、H2—淡蓝色火焰、CO—蓝色火焰、CH4—蓝色火焰。都放热。
变的
气泡——在溶液中生成O2、H2、CO2等气体;
化现
沉淀——CaCO3、Cu(OH)2【蓝色】、(AgCl、BaSO4)【不溶于酸】、Mg(OH)2、BaCO3;

溶液变色——含Cu2+、Fe2+、Fe3+溶液的生成或消失;石蕊、酚酞遇酸碱溶液
物理性质色、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热)性、延展性
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
混合物(多物)、纯净物(一物)、单质(一元)、化合物(多元)、氧化物(二元必有氧)、
酸(H++酸根离子)、碱(金属离子+OH-)、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有机化合物
物质分类
(含碳)、无机化合物(不含碳以及部分含碳化合物如
CO、CO2、H2CO3、CaCO3、……)
质量宏观:物质质量守恒【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质量守恒【元素质量不变】。
守恒微观: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都不变。
定律用途:根据“定律”确定化学式〖微观〗、物质质量〖宏观〗;
化合价原则: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确定化合价】
化学式的意物质的元素组成、类别(有机、无机);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简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义分子中原子总个数、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
燃烧与灭火⑴可燃物;⑵氧气(空气);⑶温度达到着火点。【同时满足:燃烧】〖缺一:灭火〗
空气——煤、石油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排放的烟尘和有害气体(CO、SO2、NO2);
环境
水——工业“三废”任意排放,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白色污染:
保护
温室效应——空气中CO2等气体含量过高;酸雨——SO2、NO2气体溶于雨水;。废弃塑料
有害物质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甲醛(蛋白质变性)、黄曲霉素、亚硝酸钠;汞。
原子中⑴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⑵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酸性土壤用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改良。
铁生锈⑴铁⑵氧气⑶水。【全满足:生锈】〖缺一:防锈——干、净、油、漆、镀金属、合金〗
硬水软水含钙、镁化合物的多少。区分:肥皂水,泡沫多是软水。硬水软化:煮沸(蒸馏)。
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遇水放热(温升)。硝酸铵(NH4NO3)遇水吸热(温降)。
溶解热现象
去油污洗涤剂——乳化〖小液滴分散于水中〗。汽油——溶解。氢氧化钠——反应。【原理不同】
固体——块状用镊子,粉末用药匙。【用后擦净】
液体——量多: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上、口紧挨、管倾斜〗;
少量:胶头滴管(垂、悬);极少量:玻璃棒沾取。
托盘天平——调零、放纸〖NaOH用烧杯〗、左物右码。〖〗
量筒——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规格的选择】〖〗
基本操作酒精灯——防失火〖酒精量≤2/3容积、点燃、熄灭方法、泼洒燃烧的处理〗。
加热——直接加热:先预热。间接加热:垫石棉网。
过滤——滤纸紧贴漏斗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口靠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靠烧杯内壁。
蒸发——蒸发皿,用玻璃棒搅拌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
热用余热蒸干。结晶——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影响大降温结晶,小蒸发结晶。
溶液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溶质——固、液、气态。溶剂——水、酒精、汽油。【碘酒】
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不能继续溶解溶液中的溶质是饱和溶液,反之则不饱和。
溶液分类
转化:饱和→不饱和——加水、升温;不饱和→饱和——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
溶液配制⑴计算⑵称〖天平、药匙〗量〖量筒、滴管〗⑶溶解〖烧杯、玻璃棒〗⑷装瓶【标签】
金属物性铁锅——导热性,电线——导电性,铜丝——延(展)性,铝箔——(延)展性,……
中考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2
物质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
金刚石:硬——钻头、划玻璃。石墨:软——铅笔芯、滑——润滑剂、导电——电极。
氧气(助燃、供呼吸,但会使食品腐败)、【空气中体积分数:21%,约占1/5体积】
氢气(密度小——气球、可燃——高能燃料【最理想、零污染】、还原性——冶炼金属)
氮气(不活泼——食品保鲜)、【空气中体积分数:78%,约占4/5体积】
磷(燃烧后生成固体——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判定方法】;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烟幕)、
稀有气体(很不活泼——食品保鲜、保护气;通电发光——霓虹灯)、【空气中体积分数:%】
铁(导热性——铁锅;与盐酸反应——人体补铁;遇水和氧气会生锈——“双吸剂”:食品保质,制成铁合
金可耐腐蚀——不锈钢,另外强度及硬度也增强。铁合金包括生铁和钢——含碳量不同)、
铝(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密度小、耐腐蚀【致密氧化膜Al2O3】——铝合金门窗)、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灭火;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汽水;干冰升华吸热——制
冷、人工降雨、云雾缭绕;使石灰水浑浊;光合作用(温室气体肥料),【空气中体积分数:%】
一氧化碳(可燃——气体燃料;还原性——冶炼金属:炼铁。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氧化钙(与水反应——制氢氧化钙;与水反应——干燥剂)
盐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除锈;胃酸——助消化),
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除锈;浓硫酸吸水——干燥剂),
氢氧化钠(吸水——干燥剂;与二氧化碳反应——除二氧化碳;与油污反应——除油污),
氢氧化钙(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与酸反应——改良酸性土壤;与碳酸钠反应——制氢氧化钠;农药
波尔多液——与硫酸铜混合;农药石硫合剂——与硫混合),
氯化钠(调味、防腐、选种、融雪、医疗),
碳酸钙(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石灰石高温分解——工业制二氧化碳和生石
灰;大理石——装饰;碳酸钙——补钙剂)、
碳酸钠(蒸馒头——除酸并使其松软;显碱性——去油污),
碳酸氢钠(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与盐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
蛋白质供能:动物蛋白——鱼、蛋、肉……;植物蛋白——大豆、花生;【酶:生物催化剂】
糖类人体主要供能物质:米面——淀粉;葡萄糖——人体能直接吸收;蔗糖;
油脂供能与储能:动物脂肪——牛油、奶油;植物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
维生素(不供能)蔬菜、水果。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不供能)微量元素缺乏:铁——贫血;锌——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硒——表皮角质化、癌症;
无机盐
碘——甲状腺肿大;氟——龋齿。常量元素缺乏:钙——佝偻病、骨质疏松易骨折;
水(不供能)六大营养素之一。
塑料聚乙烯塑料可包装食品,它具有热塑性可加热封口;炒菜锅手柄、插头(座)用热固性塑料;
中考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3
化学符号
元素符号:C、H、O、Mg、Fe、Cu、Hg、……【意义:表示一种元素;及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化学式:C、O2、Mg、CO2、CaO、HCl、NaOH、NaCl、NaHCO3、CuSO4、FeSO4、FeCl2……
【意义:表示一种物质;物质的组成元素;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的构成。】
离子符号:【注意离子符号与下面化合价的“两同两不同”】〖多个分子、原子或离子可在符号前添系数〗
322222
Fe、O、Ba、Cl、H、SO4、Na、CO3、Ca、OH、Ag、NO3、NH4、HCO3、
0423242211212211111
化合价:O2、CO2、Fe2O3、SO2、BaCl2、H2SO4、Na2CO3、Ca(OH)2、AgNO3、NH4HCO3、
、元素组成物质:【地壳中前四位元素:氧—O、硅—Si、铝—Al、铁—Fe】
分子、原子模型:—可能是CO;—可能是H2、O2;—CO2;—H2O。
微粒的性质:共同点:“小”、“动”、“间”。【解释现象】【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化变中可不可分】
氨在空气中扩散、品红在水中扩散、湿衣服晾干(水的蒸发)、闻到花香等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物质的三态变化、
物体的热胀冷缩、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等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大小会发生变化。
原子结构:
(离子)结构示意图:
图A中,核电荷数为11,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1,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1。
图A~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与D。【元素种类由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
微粒化学性质相似的是C、D、E。【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性不一定相同〗
属于原子的是A、B、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属于阳离子的是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属于阴离子的是E。【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是A,易得到电子的是B。化学性质稳定的是C、D、E。【8电子稳定结构】
根据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相对原子质量,因为根据示意图无法确定中子数。
:〖结合右图回答问题〗
会画:【描点、连线】
会查:30℃时A的溶解度为40g。60℃时B的溶解度为30g。
会比较大小:0℃时溶解度A<B<C;t℃时溶解度A=B>C;30℃时溶解
度A>B>C;……。
确定结晶方法:结晶A〖陡升型〗——冷却热饱和溶液;
结晶B〖缓升型〗——蒸发溶剂。
溶解度概念:“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溶质质量”
++++-
溶解性表:含H、K、Na、NH4、NO3的化合物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
2-
含SO4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CaSO4、Ag2SO4微溶,其余都溶。
2-
含CO3的化合物中(NH4)2CO3、K2CO3、Na2CO3可溶,MgCO3微溶,其余不溶。
-
含OH的化合物中NH3·H2O、KOH、NaOH可溶,Ca(OH)2微溶,其余不溶。
:
右图中元素名称为磷、元素符号P、质子数(核电荷数)为15、相对原子质量为
、元素类别为非金属。
【元素类别在周期表中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但实际问题中可根据元素名称来判断】
:
⑴金属与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右表金属X与酸金属Y与酸金属Z与酸
中金属活动性Z>X>Y。产生气泡慢(+)无气泡产生(-)产生气泡快(++)
⑵金属与盐能否反应:右表中金属M与含金属N的盐溶液金属M与含金属N的盐溶液
金属活动性①M≤N;②M>N。①M表面无变化②M表面有N析出
:【略】。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单1+化1→单2+化2〗、复分解反应〖化1+化2→化3+化4必须相互交换成分〗。
:煤、石油——污染环境。天然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新能源——氢气〖零污染〗等。
:酒精溶于水——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氯化钠溶于水——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
不能共存的离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相遇后能生成水】:H和OH【H2O】。〖酸碱中和〗
2+2-2+2-
【相遇后能生成沉淀】:Ca与CO3【CaCO3↓】;Ba与CO3【BaCO3↓】;
2+-+-
Cu与OH【Cu(OH)2↓】;Ag与Cl【AgCl↓】;
2+2-2+-
Ba与SO4【BaSO4↓】;Mg与OH【Mg(OH)2↓】;……。
+2-+-
【相遇后能生成气体、水】:H和CO3【CO2↑和H2O】;NH4和OH【NH3↑和H2O】。
中考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4
推断题的“题眼”
通电
【反应物——水,生成物——氢气和氧气。2H2O2H2↑+O2↑】
高温
一物变二物——CaCO3CaO+CO2↑;
高温高温
——C+2CuO2Cu+CO2;Fe2O3+3CO2Fe+3CO2
高温
二物变一物——C+CO22CO

△△
+MnO2+O2↑;NH4HCO3NH3↑+CO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化学式:Cu(OH)2〗。
变蓝色——含Cu2+、石蕊遇碱;变黄色——含Fe3+;

变浅绿色——含Fe2+;变红色——石蕊遇酸、酚酞遇碱。
+B→A+C+D
2H2O22H2O+O2↑;2KClO32KCl+3O2↑。【催化剂:一变两不变】
→B→ACO2→CO→CO2;CO→CO2→CO;H2→H2O→H2;……。
:【检验混合气体成分时,先检验水蒸气,后检验其他气体】
甲——无水硫酸铜【白色→蓝色】——检验H2O;
乙——铜【红色→黑色】——检验O2;【另:带火星木条复燃——O2。】
丙——石灰水【澄清→浑浊】——检验CO2。〖H2、CO可先转化,后检验〗
:【除去多种气体时,先除去其他气体,最后除去水蒸气】
甲——无水硫酸铜——除去(吸收)H2O;
甲——无水氯化钙——除去(吸收)H2O;
甲——碱石灰〖NaOH和CaO〗——除去(吸收)H2O和CO2;【分别或同
时】
乙——氧化铜——除去中CO2的CO;【转化】
乙——碳粉——除去中CO的CO2;【转化】
乙——铜——除去(吸收)氧气;
丙——浓硫酸——除去(吸收)H2O;
丙——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吸收)CO2;
丙——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的HCl;【转化】
、氧化物、酸、碱、盐、纤维的检验方法:
酸溶液(H+):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⑵pH试纸;〖<7〗⑶Zn、Fe等活泼金属〖气泡〗
碱溶液(OH-):⑴紫色石蕊试液〖变蓝〗;⑵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⑶pH试纸〖>7〗
2--
CO3或HCO3: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加盐酸产生气泡,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铵盐(NH4):与熟石灰混和、研磨,有刺激性的氨味产生
-
盐酸及可溶性氯化物(Cl):硝酸银溶液(AgNO3)和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2-
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SO4):硝酸钡溶液〖Ba(NO3)2〗和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A:固体+固体△气体;
B:固体+液体气体【常温】
:C——排水法〖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
;
D——向下排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
小〗;
E——向上排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
大〗。
动物纤维、植物纤维以及合成纤维的鉴别方法
★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动物纤维(毛、丝);无烧焦羽毛气味的是植物纤维(棉、麻)。
★灼烧后,用手挤压灰烬,易碎的是天然纤维,捏不碎的是合成纤维。
中考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4
推断题的“题眼”
通电
【反应物——水,生成物——氢气和氧气。2H2O2H2↑+O2↑】
高温
一物变二物——CaCO3CaO+CO2↑;
高温高温
——C+2CuO2Cu+CO2;Fe2O3+3CO2Fe+3CO2
高温
二物变一物——C+CO22CO

△△
+MnO2+O2↑;NH4HCO3NH3↑+CO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化学式:Cu(OH)2〗。
变蓝色——含Cu2+、石蕊遇碱;变黄色——含Fe3+;

变浅绿色——含Fe2+;变红色——石蕊遇酸、酚酞遇碱。
+B→A+C+D
2H2O22H2O+O2↑;2KClO32KCl+3O2↑。【催化剂:一变两不变】
→B→ACO2→CO→CO2;CO→CO2→CO;H2→H2O→H2;……。
:【检验混合气体成分时,先检验水蒸气,后检验其他气体】
甲——无水硫酸铜【白色→蓝色】——检验H2O;
乙——铜【红色→黑色】——检验O2;【另:带火星木条复燃——O2。】
丙——石灰水【澄清→浑浊】——检验CO2。〖H2、CO可先转化,后检验〗
:【除去多种气体时,先除去其他气体,最后除去水蒸气】
甲——无水硫酸铜——除去(吸收)H2O;
甲——无水氯化钙——除去(吸收)H2O;
甲——碱石灰〖NaOH和CaO〗——除去(吸收)H2O和CO2;【分别或同
时】
乙——氧化铜——除去中CO2的CO;【转化】
乙——碳粉——除去中CO的CO2;【转化】
乙——铜——除去(吸收)氧气;
丙——浓硫酸——除去(吸收)H2O;
丙——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吸收)CO2;
丙——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的HCl;【转化】
、氧化物、酸、碱、盐、纤维的检验方法:
酸溶液(H+):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⑵pH试纸;〖<7〗⑶Zn、Fe等活泼金属〖气泡〗
碱溶液(OH-):⑴紫色石蕊试液〖变蓝〗;⑵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⑶pH试纸〖>7〗
2--
CO3或HCO3: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加盐酸产生气泡,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铵盐(NH4):与熟石灰混和、研磨,有刺激性的氨味产生
-
盐酸及可溶性氯化物(Cl):硝酸银溶液(AgNO3)和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2-
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SO4):硝酸钡溶液〖Ba(NO3)2〗和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A:固体+固体△气体;
B:固体+液体气体【常温】
:C——排水法〖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
;
D——向下排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
小〗;
E——向上排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
大〗。
动物纤维、植物纤维以及合成纤维的鉴别方法
★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动物纤维(毛、丝);无烧焦羽毛气味的是植物纤维(棉、麻)。
★灼烧后,用手挤压灰烬,易碎的是天然纤维,捏不碎的是合成纤维。

中考化学考前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42605778
  • 文件大小507 KB
  • 时间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