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设施使用安全管理
2014年12月
主要内容
一、有关基本情况
二、安全管理对象、范围与环节
三、使用安全管理要求
四、事故
五、处罚
六、几个重要概念
七、典型案例
八、特种设备法规标准
一、有关基本情况
1、我国在用游乐设施数量
——在用固定式设备总数16000多台套
——A级设备1000多台,近几年的年度增长率超过20%
2、制造安装企业情况
——A、B、C级制造许可企业75家
——安装改造维修许可企业91家
3、大、中型主题公园40多家
二、安全管理对象、范围与环节
1、管理对象
游乐设施
单位
人员
设备、单位、人员构成的活动
2、管理环节
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及事故调查处理
重点在于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四方责任)
三、使用安全管理要求
防灾、救灾、减灾
1、明确责任
2、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3、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要求
4、安全管理体系与制度要求
5、设备档案要求
6、自检要求
7、运营管理要求
8、修理改造要求
9、救护救援设备设施、人员与预案
三、使用安全管理要求
1、明确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安全生产法》第五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条例》第五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本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条例》第二十三条 )
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熟悉大型游乐设施的相关安全知识,并全面负责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 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至少应当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督促、检查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工作(《条例》第三十五条) 。
三、使用安全管理要求
游乐设施使用单位负责人对保证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负责。使用单位负责人或委托负责人应熟悉所管理的游乐设施的安全技术知识,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与考核,合格后,方能够上岗(《游乐设施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三十三条)。
2、设置安全管理机构要求
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条例》第三十三条 )。
三、使用安全管理要求
3、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要求
使用单位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游乐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有关游乐设施的法规和标准,并履行以下职责(《规程》第三十四条): (1)监督检查游乐设施的日常安全检查维修情况。 (2)检查和纠正游乐设施运营中的违章行为。 (3)督促落实游乐设施技术档案的管理。 (4)编制常规检验计划并组织落实。 (5)编制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 (6)组织紧急救援演习。 (7)组织游乐设施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三、使用安全管理要求
大型游乐设施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以下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条例》第三十八条、《规程》第四十一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条例》第三十九条)。
三、使用安全管理要求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条例》第四十条)。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条例》第三十三条 )。
4、安全管理体系与制度要求
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有关人员的安全职责;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予以严格执行。其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规程》第四十二条):
(1)作业服务人员守则 (2)安全操作规程
【PPT】游乐设施使用安全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