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艾青的诗歌
艾青简介
艾青(1910~1996)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
加、克阿等。浙江省金华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
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1928年考进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翌
年赴法国勤工俭学,自学绘画兼习法文,并大
量阅读哲学和文学著作、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
的诗作,给他后来的创作留下深刻的影响。
1932年回国,途中写了《那边》等忧国忧民的诗作。同年5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囚徒生活促使他从绘画转到诗歌创作,在狱中写下《芦笛》、《透明的夜》、《巴黎》、《马赛》等诗作,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使艾青一举成名。作品赞美养育自己的农妇,为其凄苦的命运抒发悲愤与不平,表达了对中国广大农民遭际的深刻同情。
1935年出狱,曾到常州武进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半年,继又流浪到上海。1936年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上海到武汉、临汾、西安、桂林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翌年去延安,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员、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39 年出版诗集《北方》,至1945年共有《向太阳》、《火把》、《献给乡村的诗》等诗集12部。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
我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
大奖。其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人教版中
学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北方》被选入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书。《我的思念是圆的》被
入选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大堰河——
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必修二语文书。另
外,他的诗作《太阳的话》也被选入小学六上
语文教材。
艾青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诗篇。
艾青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1941年诗人来到延安,从此诗风转向悲壮高昂。艾青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被智利诗人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沉郁、悲壮的爱国诗人艾青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
讲究哲理,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
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
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
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是继郭沫
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诗人。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
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
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
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
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
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
《宝石的红星》《春天》《归来的歌》《彩色
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鱼
化石》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
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
诗歌美学主张。
艾青及其诗歌创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