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化学实验及实验的现象与结论.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中化学实验及实验的现象与结论 】是由【陶小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化学实验及实验的现象与结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中化学实验及实验的现象结论
.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以下七个相关操作次序的原则,就能够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置发生装置次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依据酒
精灯地点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置复杂装置应按照从左到右次序。如上装置装置次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
杯。
“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免得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
力过猛而破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免得固体放入时破坏烧瓶。总之
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迟缓加
入。
(装入药口行进行)原则。
(全部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这类种类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响混淆物的正确温度,所以,应将温度计插入混淆物
中间。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这类种类的实验,多用于丈量物质的沸点,因为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
同,所以只需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这类种类的实验,常常只需使反响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固,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
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响速率影响的反响。②苯的硝化反响。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采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备
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备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备氨气与空气对流,以
缩短采集NH3的时间。

10
种方法
: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
NaCl,KNO3。
: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
(水):加入新制的
CaO汲取大多数水再蒸馏。
:溶与不溶。
:SiO2(I2)。
:如用CCl4来萃取
I2水中的I2。
:Fe粉(A1粉):溶解在过度的
NaOH溶液里过滤分别。
:把杂质转变为所需要的物质:
CO2(CO):经过热的CuO;CO2(SO2):经过NaHCO3溶液。
:用做除掉混淆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一定被药品汲取:
N2(O2):将混淆气体经过铜网吸
收O2。
: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别,加药品变得简单分别,而后再复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
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掉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变为A1(OH)3。
纸上层析

10种
:欲除掉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变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
分开。欲除掉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欲除掉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淆气体先经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
再经过浓硫酸。
:欲除掉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度铁粉,待充分反响后,过滤除掉不溶
物,达到目的。
:欲除掉碘中的沙子,可采纳此法。
:欲除掉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纳此法。
(结晶和重结晶):欲除掉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
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获得硝酸钠纯晶。
:欲除掉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纳多次蒸馏的方法。
: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淆物分别,可采纳此法,如将苯和水分别。
:欲除掉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纳此法。如除掉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综合法:欲除掉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纳以上各样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不”15例
,不可以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可以尝结晶的滋味。
,用剩的药品不得扔掉,也不要放回原瓶(开朗金属钠、钾等例外)。
,把瓶塞翻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该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
不该向里。
,不得先用水洗,应依据状况快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刷;若眼睛里溅进
了酸或碱,切不行用手揉眼,应实时想方法办理。
,不可以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可以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不得超出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行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出试管容积的1/3。
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免得容器破碎。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刷或放在桌面上,免得破碎。
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沿,免得杂质进入滤液。
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行把烧瓶放在桌上再用力塞进塞子,免得压破烧瓶。

22例
,应先平均加热后局部加热。
,先取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先查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采集。
,烧杯中先装必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迟缓注入浓硫酸。
、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查验纯度再点燃。
,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

HNO3

再加

AgNO3溶液。


NH3(用红色石蕊试纸

)、Cl2(用淀粉

KI试纸)、H2S[用Pb(Ac)2

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湿润试纸
后再与气体接触。
,先独自研碎后再混淆。
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察看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焰色反响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
用H2复原CuO时,先通
H2流,后加热
CuO,反响完成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
H2。
14.
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
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
刻度线。
安装发生装置时,按照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快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刷,最后再涂上

3%一

5%的NaHCO3溶液。沾
上其余酸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淀粉、纤维素能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
或Cu(OH)2悬浊液。
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定出
pH。
+,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
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化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
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地点的搁置方法
在很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导管和漏斗,所以,它们在实验装置中的地点正确与否均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成效,并且在不同的实验中详细要求也不尽同样。下边拟联合实验和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图,作一简要的剖析和概括。
;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好露出橡皮塞少量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包含向上和向下)采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邻近。这样利于排尽集
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采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由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
不影响气体的采集”,但二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二者接触,充散发生反
应。
、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单要用大而冷的烧杯,并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若导
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察看不到水滴。
,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
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焚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在试管中冷凝并采集时,导管口都一定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一直保持必定
的距离,以防备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响器中。
、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一定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
浸入水面,以防止水被吸入反响器而致使实验失败。
,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响而除尽。供出气的导
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增添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免得漏气。
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增添酸液,也能够在反响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因为这些反响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一定置于反响液之上,因此都采纳分液漏斗。

10例
、K:隔断空气;防氧化,保留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白腊密封保留)。用镊子取,玻片上
切,滤纸吸煤油,节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保留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并立刻放入水顶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实。
:易升华,且拥有激烈刺激性气味,应保留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搁置低温处。
,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留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留。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寄存低温处,并远离火
源。
+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久搁置,应现用现配。
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可以长时间搁置。“0”相关的实验问题4例





NH3、HCl、HBr、HI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其余气体若能极易溶于某液体中时

(如

CO2易
溶于烧碱溶液中

),亦可做喷泉实验。


80例
:发出刺眼强光,放出大批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发出光明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激烈焚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火焰体现淡蓝色。
: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批的热。
: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彩的金属颗粒,石灰水
变污浊。
: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蓝色晶体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激烈焚烧,生成白色固体。
,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积淀生成。
-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积淀生成。
:铁锈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有蓝色絮状积淀生成。
,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有红褐色积淀生成。
:反响激烈,发出大批热。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渐渐变浅。
: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积淀生成。
: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氯气的混淆气体:快速反响发生爆炸。
红磷在氯气中焚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固)与硫酸(浓)的混淆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积淀生成。
:有黄色积淀生成。
,生成蓝色溶液。
: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反响持续进行,放出大批热,生成黑色物质。
(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
液滴生成)。
: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本来颜色。
,并加热,反响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
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反响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批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污浊。
:有大批的白烟产生。
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淆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反响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涨渐渐变为红棕色。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积淀产生。
:胶体变污浊。
:胶体变污浊。
:激烈焚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有白色絮状积淀生成,立刻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
红褐色积淀。
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溶液变污浊。S2-+Cl2=2Cl2-+S↓
:泡沫渐渐减少,且有积淀产生。
,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黄绿色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淆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退色,紫色渐渐变浅。
:火焰光明,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火焰光明,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火焰光明,并带有黑烟。
:火焰体现淡蓝色。
:溴水褪去颜色。
:紫色渐渐变浅,直至褪去。
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响: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振荡:紫色退色。
:有气体放出。
:有白色积淀生成。
,振荡:溶液显紫色。
:干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明如镜的物质。
:有红色积淀生成。
: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变为黄色。
:变为蓝色。
:变为红色。

有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课的重要内容,是高考会考的常考内容。关于有机实验的操作及复习一定注意以
下八点内容。

有机实验常常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同样。
⑴酒精灯加热。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顶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和“白腊的催化裂化实验”。
⑵酒精喷灯加热。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
采纳酒精喷灯加热。教材顶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
⑶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出100℃。教材顶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含醛类、
糖类等的全部的银镜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6
0℃)”、“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开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
和“糖类(包含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⑷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
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响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
水银球插入反响液中,测定反响液的温度)和“
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具支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注意催化剂的使用
⑴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有:“乙烯的制取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含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此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此中最后一个实验也能够用氢氧化
钠溶液做催化剂
⑵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有:溴苯的制取实验(实质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响后生成的溴化铁)。
⑶氧化铝做催化剂的实验有:白腊的催化裂化实验。
3、注意反响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响物的量及各反响物的比率,如“乙烯的制备实验”一定注意乙醇和浓硫酸
的比率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不然反响物升温太慢,副反响许多,进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响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一定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响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⑴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装)冷却的实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和“石油的蒸馏实验”。
⑵用空气冷却(用长玻璃管连结反响装置)的实验:“硝基苯的制取实验”、“酚醛树酯的制取实
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白腊的催化裂化实验”和
“溴苯的制取实验”。
这些实验需要冷却的目的是减少反响物或生成物的挥发,既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又减少了这些挥发
物对人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5、注意除杂
有机物的实验常常副反响许多,致使产物中的杂质也多,为了保证产物的纯净,一定注意对产物进行净
化除杂。如“乙烯的制备实验”中乙烯中常含有CO2和SO2等杂质气体,可将这类混淆气体通入到浓碱
液中除掉酸性气体;再如“溴苯的制备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产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别含有
溴和NO2,所以,
产物可用浓碱液清洗。
6、注意搅拌
注意不停搅拌也是有机实验的一个注意条件。如“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实验”(也称“黑面包”实验)
(目的是使浓硫酸与蔗糖快速混淆,在短时间内急剧反响,以便反响放出的气体和大批的热使蔗糖炭化
生成的炭等固体物质快速膨胀)、“乙烯制备实验”中醇酸混淆液的配制。
7、注意使用沸石(防备暴沸)
需要使用沸石的有机实验

:⑴实验室中制取乙烯的实验

;⑵石油蒸馏实验。
8、注意尾气的办理
有机实验中常常挥发或产生有害气体,所以一定对这类有害气体的尾气进行无害化办理。⑴如甲烷、乙烯、乙炔的制取实验中可将可燃性的尾气焚烧掉;⑵“溴苯的制取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中可用冷却的方法将有害挥发物回流。

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响,实质上就是离子之间的互相反响。离子间的反响是趋势于降低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离子反响往常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理解掌握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和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好离子反响的重点。溶液中离子共存的问题,取决于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响,如离子间能反响,这些离子就不可以大批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依据化学反响种类,离子反响可分为两类,一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响;二是氧化性离子与复原性离
子间的氧化复原反响。离子反响还应注意:
,如用煮沸法融化临时硬水
MgHCO3==MgCO3+CO2↑+H2O
MgCO3固然难溶,但在溶液中溶解的哪部分是完整电离的,当Mg2+碰到水溶液里的OH-时会联合生成比
MgCO3溶解度更小的Mg(OH)2而积淀析出
MgCO3+H2O==Mg(OH)2↓+CO2↑
:
FeCl3溶液与

KSCN溶液的反响:

Fe3++SCN-==Fe(SCN)2+
生成物既不是积淀物也不是气体,为何反响能发生呢?主假如生成了难电离的

Fe(SCN)2+络离子。
:
拥有强氧化性的离子与强复原性的离子相遇时第一发生氧化复原反响。比如:

Na2S溶液与

FeCI3溶液混
合,生成

S和

Fe2+离子,而不是发生双水解生成

Fe(OH)3

积淀和

H2S气体。
2Fe3++S2-=2Fe2++S↓
总之:在水溶液里或在熔融状态下,离子间只假如能发生反响,老是向着降低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反之,离子反响不可以发生。
:反响系统中能够生成气、水(难电离的物质)、积淀的离子参加反响,其余的成分实质上未参加反响。





掌握离子方程式的种类及特点,才能书写好离子方程式,正确书写、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学生一定掌握的
基本技术。

高中化学实验及实验的现象与结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陶小豆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