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郑州
旅游外语系
16级应用英语周玮
目录
郑州概况
郑州文化
郑州历史与现代建筑景点
一,郑州,河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中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西依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部与许昌、平顶山接壤,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
郑州有“功夫之都”之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全市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多处,拥有黄帝故里、商城遗址、天地之中等众多人文历史景观。
截至2016年10月,郑州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传承人4人;省级非遗59项,传承人26人;市级非遗185项,传承人149人。已公布五批市级项目,三批市级传承人。其中,少林功夫、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超化吹歌、巩义小相狮舞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因此,郑州是一个现代与传统并存的魅力城市,有他自己独特的城市名片。
二、郑州文化
●城市象征
市花
月季,直立灌木,高1-2米;小枝粗壮,圆柱形,近无毛,有短粗的钩状皮刺或无刘。花几朵集生,稀单生,直径4-5厘米;花瓣重瓣至半重瓣,红色、粉红色至白色,倒卵形,花期4-9月,果期6-11月。1983年3月21日,在郑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月季花被确定为郑州市的市花。
●市树
法桐,又称三球悬铃木,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树皮薄片状脱落;嫩枝被黄褐色绒毛,老枝秃净,干后红褐色,有细小皮孔。2007年12月14日,经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32次会议审议,决定以法桐作为郑州市市树。
●方言
郑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开片,是居住在市区的大多数人中通行的地方话。郑州市区方言内部略有差异,大致可分为新老两派。老派分尖团,口语中儿化音、u化音较多,新派不分尖团,儿化音向北京音靠拢,u化音明显减少。老派主要分布在管城区,即原城关所在地,新派主要分布在金水、中原、二七等区。
常说的方言:
●不罗盖儿(bū luō gèr)膝盖。●俺(ǎn)我、我们。
●腌臜菜(ā za caì)形容人猥琐、下贱,让人看不起。
●差皮(chā pí)出麻烦,不顺利,失败。●赤马脚(chī mā jiō)光脚。
●捯饬(dáo chì)装扮、修饰。●捣鼓(dáo gù)1、摆弄、修理东西。
●弟儿们(dìr mèn)跟哥儿们意思一样。
●拨拉(bú là)不费劲的用手拨弄。
三、郑州历史与现代建筑景点
郑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历史人文景观众多,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中岳嵩山以及“天下第一刹”少林寺;有中国海内外华人同拜的轩辕黄帝故里;有母亲河畔的黄河风景胜区;有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星台;有最古老的道教庙宇之一中岳庙;有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和全国五大庄园之一的康百万庄园;有北宋皇陵前古拙质朴的石像;有北魏石窟寺内最美的飞天;有“月是故乡明”的杜甫故里;有画像与壁画公美的飞虎亭汉墓;还有峡谷飞瀑环翠峪和风光旖旎的雁鸣湖等众多旅游胜地。2015年末,郑州市共有旅行社218家,星级酒店40个,A级旅游景区42个,4A级以上景区13个。
二七塔
二七纪念塔全称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为了纪念发生于1923年2月7日的二七大罢工而修建,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 是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二七纪念塔建于1971年,距今有四十五年的历史)。
中原福塔
中原福塔于2005年2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2006年4月开始初步设计,11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得到河南省发改委的批复,2006年12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2007年3月动工,2009年10月完工。占地141亩,,建筑高度38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全钢结构塔,是河南省“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是河南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是河南省文化产业的标志性建筑。
家乡美郑州 参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