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陵图原文及翻译,金陵图赏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金陵图原文及翻译,金陵图赏析 】是由【hah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金陵图原文及翻译,金陵图赏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金陵图原文及翻译,金陵图赏析
金陵图原文
作者:韦庄〔唐代〕
谁谓难过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金陵图译文及注释
译文
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难过事,只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世人心理而不画难过图而已。
请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充溢了整个金陵城。
注释
金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及江宁等地,为六朝故都。
逐:随,跟随。《玉篇》:“逐,从也。”这里可作迎合解。
老木:枯老的树木。
金陵图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图,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金陵图赏析
此诗是作者看了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后有感而写的吊古伤今之作,诗中指出这组画并没有为晚唐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画出它的凄凉衰败,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全诗语调激扬,寓意深刻,不仅对那些粉饰太平、不敬重历史事实的行为作了有力的驳斥,并点明白发生这种现象的社会缘由,而且对敢于反映历史真实的六幅“难过画”赐予了高度的评价,体现了作者朴实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画家是什么人,已不行考。他画的是南朝六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故事,因为六代均建都于金陵。这位画家并没有为南朝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写出它的凄凉衰败。他在画面绘出很多老木寒云,绘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间的金陵,并非什么郁郁葱葱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产生伤感的古城。这真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组画。
比韦庄略早些时的诗人高蟾写过一首《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难过画不成。”
结尾两句,感慨深厚。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总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他把这种潜在的危机归结为“一片难过”;而这“一片难过”,在一般画家笔下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韦庄明显是读过高蟾这首《金陵晚望》的。当他看了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绘之后,高蟾“一片难过画不成”的诗句,好像又从记忆中出现。“真个是画不成么?”你看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难过”画出来了吗!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好象针对高蟾反对道:
“谁谓难过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为什么就画不成社会的“一片难过”呢?只是因为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专去画些粉饰升平的东西,而不情愿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罢了。
诗人在否定了“难过画不成”的说法后,举出了一个精彩的例证来:“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请看这幅《金陵图》吧,画面上古木枯凋,寒云覆盖,一片凄清荒芜。南朝六个小朝廷,哪一个不是昏庸无道,最终向敌人倒戈而结束了它们的短命历史的?这就是三百年间金陵惨淡现实的真实写照。
将高蟾的《金陵晚望》和本篇作一比较,颇耐人寻味。一个感叹“一片难过画不成”,一个反对说,现在不是画出来了么!其实,二人都是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金陵图原文及翻译,金陵图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aha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