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项目建议书建议书范文.doc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项目建议书建议书范文 】是由【前程似锦教育】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项目建议书建议书范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总论1
项目背景 1
项目概况 2
2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3
项目建设的背景 3
项目的建设必要性 5
3场址及建设条件 8
地点与地理位置 8
自然条件 8
公用设施条件 10
社会经济条件 12
交通条件 13
4建设方案 14
项目总体规划 14
工程方案 15
5环境影响评价 20
环境现状 20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20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21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24
6项目组织机构 26
7项目实施进度 27
项目设施工期 27
实施进度安排 27
8工程招投标 29
概述29
招标组织形式 29
招标方式 29
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0
投资估算 30
资金筹措 32
11社会评价33
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 33
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
象山县半边山旅游开发移民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承办单位概况
本项目承办单位为象山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 1500万元,由象山县人民政府、
象山县旅游局共同组建, 公司宗旨为“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开拓象山旅游资源, 发展
象山旅游业,促进象山经济发展”。主要经营范围涉及旅游资源市场开发、旅行社、建筑装
潢、饮食、住宿,兼营旅游产品营销、旅游咨询服务、旅游人才培训、旅游汽车出租、旅游
票务待售等。
报告编写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2、《象山县域总体规划( 2004-2020)》;
3、《石浦镇总体规划(调整)(

2003-2020)》;
4、《宁波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条例》;
5、《村镇规划标准》;
6、象山县人民政府相关文件;
7、其他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
8、委托方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项目概况
拟建地点
项目所在地为石浦镇昌国南门桔场。地块东临沿海南线一级公路,其它方向为山地。
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规模: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
建设内容:半边山旅游项目二期、三期移民安置小区(石浦镇昌”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建设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石浦镇昌国南门桔场,昌国片区村庄供水、供电、
施配套完善,能满足建设要求。
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于 2008年5月开始动工,至 2008年12月竣工,建设工期为
项目建设投资和筹资方案
该项目总投资为 2180万元,资金来源为自筹。
主要经济指标
表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通讯、交通等基础设
8个月。
序号 名称 单位 规模 备注
1总用地面积 m2
2建设工期 月8
3项目总投资 万元2180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项目建设的背景
象山县旅游发展概况
象山县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的中心地带,,海域壮阔,千
港百湾,岛礁众多,碧海金沙,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华东惟一拥有山,海,岛,崖,滩,景,物七大特点的滨海资源地区。
,人文景观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勘察,在此基础上,按照"高起点,全方位"规划的总体要求,先后编制了严密的规划,并启动松兰山旅游开发。2000年,召开第一次全县旅游工作会议,提
出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把旅游业作为全县第三产业的先导和全县经济新增长
点着力加以培育。 2003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旅游富民"发展战略,明确了把旅游业培育成
为全县经济支柱之一的发展方向。
2004年,召开全县加快服务业发展大会
,明确了把旅游业
培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象山县始终坚持精品开发理念
,注重挖掘地方特色,凸显海洋,生态,文化主题,目前
已形成松兰山度假区
,象山影视城,中国渔村,石浦渔港古城四大骨干旅游品牌。形成了比较
完善的旅游综合产业服务体系。
2006
年,全县接待游客数达到
232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
入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6%和%。旅游业已成为县域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长三
角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杭州湾大桥
,象山港大桥,浙江沿海高速通道的相继建设
,将使象
山直接接轨上海,为象山的旅游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
象山县半边山旅游项目概况
“象山半边山旅游度假区” 位于象山旅游生产力“一带四区”布局中的石浦重点旅游开发区。
该项目由新鹤、蛟龙、半边山三个区域组成,规划面积约 10平方公里,南邻中国渔村皇城
沙滩,北与国家4A旅游景区松兰山相呼应。区内滨海岸线曲折绵长,植被良好,海蚀地貌景观独特,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该项目拟建成以生态、文化、探险、运动、休闲为主题,具有商务会展、游乐健身、海洋娱乐、休闲度假功能的舒适旅游休闲度假区。度假区力求以国际一流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塑造独具魅力的“东方夏威夷”,接纳来自海内外
的宾客。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高象山海洋旅游档次。 象山县委县政府在关于象山旅游的发展
战略中提到要重点推进半边山旅游区的开发 ,该项目已列入象山县重点工程。
旅游开发应与移民安置有机结合起来。 半边山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征收蛟龙村、 金山村、新鹤
村集体土地。做好半边山旅游度假区的移民安置工作是项目开发的基础和前提,
是旅游开发
项目健康发展的保证。为此象山县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办公室出台了
《象山县半边山
旅游项目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并通过了象山县人民
政府的审批。《方案》中提到安置方案以迁建安置为主,
迁建安置由拆迁人提供迁建和费用,
被拆迁人自行建造安置用房;拆迁人负责迁建用地的通水、通电、
通路和场地平整,被拆迁
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的要求由所在村统一或自行建造单体或联体住宅。
项目的规划相关性
根据《宁波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条例》,
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
应当遵循依法管
理、合理补偿、妥善安置的原则,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
有利于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
住宅用房的拆迁补偿安置,
可以实行调产安置,也可以实行货
币安置,对符合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被拆迁人,还可以实行迁建安置。被
拆迁人有权选择具体的补偿安置方式。
调产安置和迁建安置地点的确定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的要求。
《石浦镇总体规划(调整)》
(2003-2020)提出,昌国区以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主,
建设文化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
为半边山-皇城沙滩旅游开发提供配套服务,
并兼顾昌国组
团的发展。
半边山旅游度假区项目一期征收新鹤村集体土地,
二期、三期征收蛟龙村、金山村集体土地。
本项目为项目二期、三期移民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安置地块位于石浦镇昌国南门桔场。
安置方案符合《宁波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条例》
和《石浦镇总体规划(调整)》(2
003-2020)。
项目的建设必要性
该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半边山旅游项目开发的需要
象山县委县政府在关于象山旅游的发展战略中提到要重点推进半边山旅游区的开发
,该项目
已列入象山县重点工程。作为象山县旅游重点开发项目,
半边山旅游区项目对象山县的经济
社会发展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
移民工程是半边山旅游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移民工作的顺利实施关系到该项目的健康有
序发展,也关系到象山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将为开发商提供好的
投资环境和旅游资源,为当地居民解决旅游开发带来的不良影响,
切实把“旅游惠民”的政
策落到实处,为半边山旅游项目的开发赢得更大的支持。
该项目的建设是保障居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旅游开发要注重对开发区域资源及人文的影响,要实现“以人为本”。半边山旅游区的开发
对于当地人文产生的影响就是将占用当地居民的生存空间,客观要求改变当地居民人文环
境。解决该问题的措施需要保障并且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摒除旅游项目对当地的居民
造成的不利影响。
该项目的实施,以保障居民利益为原则,合理确定安置方案,力求改变居民生活条件,发挥移民安置的积极效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该项目的建设是引导村庄集聚,优化村庄布局的需要
该项目将蛟龙村、金山村两个村庄集中安置,统一配置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有利于引导村庄布局的优化和人口集聚,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
服务设施的统筹配置,改善人居环境;有利于农村住宅的集中建设和有序改造,节约土地资源。对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建设面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3场址及建设条件
地点与地理位置
石浦镇地处东海之滨、象山半岛南端,位于东经 121°48-121°57,北纬 29°08-29°13,
处于以上海为龙头, 浙江、江苏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是宁波港口群的重要组成,目
前为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北接新桥、定塘等乡镇;西扼三门湾;南与鹤浦、高塘隔港相
望;东临大目洋、猫头洋,是象山县南部的区域中心。行政区域由镇本土和檀头山岛、东门
岛、对面山岛、半招列岛、渔山列岛等众多岛屿组成,镇本土呈东北 -西南走向,带状形态,
陆上海岸线长 108km,全镇陆地面积㎡(含海岛面积 19k㎡)。
项目所在地为石浦镇昌国南门桔场地块,土地利用现状为林地。
自然条件
地型地貌
石浦镇背山面海,大陆部分,东北属沿海丘陵地貌,城区处滨海阶地,西高东低,一般海拔
20~28米,沿港3~4米,平均海拔 15米;西南多为海积平原,面积约为 30平方公里。地
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大明山主峰海拔米,为最高峰。岛屿部分,多属海岛丘陵,檀头山地
势高峻,主峰海拔 225米。打鼓峙及对面山、东门岛有小块平原,均围垦而成,总面积约平
方公里。项目所在地块地势存在高差。
气象条件
石浦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夏长春秋
短。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393毫米,一年四季降雨主要集中在两个雨期,即
4-7

月份的梅雨期和

7-10

月份的台风期;沿海平均风速为

s(4级),冬季盛行偏北风,夏
季多为偏南风,春秋两季风向多变。灾害性天气较多,其中台风、暴雨成灾较为频繁。台风
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5-11

月为台风影响季节,其中

7-10

月还可直接登陆象山。平均
每年约出现

2次。暴雨大多出现在

6、8、9三个月,主要由台风及梅雨造成,

暴雨雨量集中,
雨势猛,时间短,强度大,易造成山洪爆发,农田积水内涝。
工程地质和水文
1、地质
象山县地质构造属闽浙隆起东南沿海褶皱带, 以新华系构造和纬向构造为主体构造, 均以断
裂为主要形迹。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陆相火山岩, 次为白堊系火山沉积岩, 第四系地层多
见于滨海平原,泥盆系—下石炭统、第三系地层亦有出露。
2、水文
A陆域水文
石浦镇背山面海,自成独立水系。山丘溪涧密布,
大多源短流急。境内的地表水主要有大塘
港河水系,为大塘港末端,大塘港河总蓄水量为
8000万立方米,1983年开通金石引河,引
大塘港水入石浦港。镇域内主要河流有4条:金石引河主流长11公里;鸡鸣河主流长公里;长塘河主流长6公里;坦塘河主流长公里。主要特征为河流短促,水源不丰。
石浦镇地下水分两种类型, 即裂隙水和孔隙潜水, 裂隙水分布在周围山区, 补给水源为大气
降水;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含氟量较高,补给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次是裂隙水。
一年内地下水径流高峰分别为 4-7月(黄梅期)。
7-10月(台风期),深层地下水埋深一般在 60m以下。
B海洋水文
全年平均水温为度,冬季最低为度,秋季最高为28度;海洋水盐度为~度,石浦港属半封闭式海港,潮汐属非正规半日潮,潮差太大,平均潮差超过4米,是一个强潮差,港中大小潮流差异显著,平均潮流流速在1m/s左右,小潮流速约s,历史实测最高潮位米。石浦镇
沿海水域广阔,滩涂遍布,水质肥沃,营养盐丰富,水产资源品种繁多,是多种海洋生物繁
殖、索饵、生长栖息的优良场所。
公用设施条件
给水
石浦镇现有四个水厂, 石浦镇用水水源主要来自四个水库, 分别为供水量 180万立方米的三
家村水库、88万立方米的利民水库、 8万立方米的文昌阁水库及超过 1000万立方米的大塘
港水库。其中昌国片主要由小南门水库及镇北简易水厂联合供水,由金架山水库引水供给。
排水
石浦镇区带状布局, 背山面海,镇内沟河纵横,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排水管道普及
率在70%左右,现有排水管道总长公里。
供电
石浦镇现有主变两台,容量为 2×万kVA。石浦110kV变电站由宁海跃龙变电站经一回路 11
0kV供电,且有 35KV出线。另外,丹城至石浦的 110kV连线为备用线路。
镇区现状电压等级为

110kV/10kV。石浦变电站有

35kV出线二回路:一路送东溪变电所,并
与110kV西周变相连;一路至定山变和高塘变,基本为郊区农村使用。
通讯
1、电信
镇区内有电信母局一处。电信模块局四处(昌国、延昌、东门岛、金星),其中,石浦天门
路电信母局装机容量万门。 2000年后,因业务发展需要,用户剧增,现电信母局设备已扩
容至30480门,实装 24742门。
2、邮政
石浦镇内设有邮政支局一个, 邮政所3个,分别分布在昌国、 新城区的渔港北路和金山路北
侧。
3、广播电视
石浦镇内现有石浦广播电视一座,共拥有有线电视用户万余户,调频广播用户
7000余户。
已形成电视、广播共缆传输,并具有卫星接受、多功能开发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石浦镇为象山县辖镇,系省历史文化名镇。镇域面积
。下辖76个行政村,
22个居委会,,流动人口3万余人,是象山县域南部经济、
文化中心,
以海洋经济为主导的旅游和港口城镇。石浦镇由昌国、延昌、石浦老城、番头新区、东门岛
五个组团组成。其中四个旧城区是在原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基础上,发展为各自为政的格局,
并相对独立地集中在海湾的山岙和海岛上,
经过历代建设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居住规模和完
善的服务体系。而番头岙平坦的地形和广阔的腹地,
使新区于西南集中成片,形成了现代化
的城镇格局。
石浦镇农渔业经济发达,具山海、港口之利,物产丰富,城郊型效益农业发展较好,种植以
水稻、蔬菜、柑桔为主,全镇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万亩。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培育了名特
优农产品基地4个。渔业经济发达,几年来水产品年捕捞量一直保持在
28万吨左右,渔业
产值维持13亿元左右,约占宁波市的
40%。
临港型工业特色明显。全镇现有工业企业
64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达60
多家,已形成水产
品加工、机电制造、船舶修造、食品生产、石油化工等为主、其它为辅,门类比较齐全的工
业产业结构。2006年完成工业产值
61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亿元。
交通条件
石浦镇城区现状道路体系为南北交通依赖性较强,
以渔港路为骨架贯穿延昌组团、
老城组团
和新城组团。东西交通以金山路为主干,在新城组团基本上按照
2000年的总规形成比较完
整的方格形路网。
对外交通
对外交通主干线:由沿海南线石浦段和沿海高速公路石浦连接线构成,其中沿海南线为穿越式交通,由北向西南在石浦城区沿山一侧穿越,是石浦城区各组团对外交通主要通道。
对外交通次干线:陆岛交通东线,石浦港区域陆岛交通的一部分,担负着石浦港区域北部
和岛屿的对外交通的职能。
城区交通
A城区交通主干线:渔港路 -兴港路,贯穿石浦城区大部分组团交通并兼有疏港通道的职能。
城区交通次干线:五新公路、大明河西路,辅助联系石浦城区大部分组团交通的职能。区间交通
区间交通主干线:金山路、葛峙西路、望鹤路、渔港东路、皇城大道、渔村大道等,主要为组团区间交通联系。
区间交通次干线:主要解决各组团内部交通联系。
建设方案
安置方案
安置方式及规模
1、安置方式
安置方式主要有迁建安置、调产安置和货币安置,本项目为安置方式以迁建安置为主。
2、安置规模
本项目为半边山旅游开发二期、三期项目蛟龙村、金山村移民安置项目。共计安置人口 144
0人,户数 580户。其中安置蛟龙村人口 780人,户数310户;安置金山村人口 660人,户
数270户。按照《村镇规划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村镇规模等级分类,该安置小区属于大型中心村等级。
安置规划要求
1、基础设施工程
按照《方案》要求,拆迁人负责迁建用地的通水、通电、通路和场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工程。
通水、通电管线敷设至规划住宅基地户外墙体位置为止; 安置区内主要道路要求达到硬化标
准;主要安置区进行场地平整,达到建房要求。
2、建筑工程
根据《方案》,被拆迁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的要求由所在村统一或自行建
造单体或联体住宅。
户型设计:迁建安置用地面积分为三种户型:大户型用地面积 125m2,中户型用地面积 100
m2,小户型用地面积 62m2。
房屋结构:要求统一高度、统一立面、原则上按样本房设计要求建造。
项目规划
项目总平面布置
该移民安置小区主要分为住宅、会所、商业服务、公共绿地四个功能分区,总用地面积。
会所及商业服务区沿小区入口处主干道两侧布置,规划设计建筑层数为三层。
公共绿地布置在会所及商业服务用地以西。
其它区域为住宅区,规划大、中、小户型相对集中成排沿区内道路布置。
小区内主要道路为东西向主干道,村内主干道与地块以东沿海南线一级公路交叉口作为村
口。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地块总用地面积
净用地面积
166464m2
总建筑面积
151758m2
建筑基底面积
50082m2
容积率
建筑密度
%
绿地率
30
%安置总人口
144
0人
安置总户数
580

其中:大户型
240

中户型
220

小户型
120

人均建设用地
室外停车位
20

详见“项目规划总平面图”。
场地平整工程
场地平整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平整使土地更适合用途的需要。土地平整工程一般由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土石方运输和平整土地等组成。根据《标准》要求,村镇建设用地的竖向
规划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保留原有水面和绿地,有利于地面水的排出,符合道路坡度设计,减少工程量。
本项目区域为林地,地势存在高差,根据要求随形就势进行场地平整,所需土石方均就近采购。
工程规模:土地平整总涉及面积,平整对象为现有林地、坡地。
道路交通工程
1、对外交通
项目所在地为石浦镇昌国南门桔场。地块东临沿海南线一级公路,其它方向为山地。
本区块将在沿海南线一级公路上设置主干道出口,小区内支路与沿海南线一级公路相通。
2、区内交通
区内交通要求处理好沿海南线一级公路与内部道路网之间的关系, 建立等级明确、布局合理、
网络贯通的道路网。
1、道路等级
根据《标准》,村镇道路级别分为 4级,本项目区内道路应设 3级、4级道路,可设 2级道

项目建议书建议书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