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震的防护措施有哪些.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地震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是由【887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地震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地震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地震经常造成严峻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倒塌、地裂缝等次生灾难。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地震的防护措施,供大家参阅。
地震的防护措施1、怎样识别地震谣言
识别地震谣言,要做到信任科学、信任政府,遇事不慌。
一般来讲,地震谣言有以下特征:
(1)恐怖、迷信色调的信息不行信。如某地要沉为大海等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地震信息纯属地震谣言。
(2)消息来路不正的信息不行信。传闻某外国机构或某专家权威人士提出的预报看法,这种通过非正规渠道,不符合国家关于地震预报规定的信息不行信任。
(3)预报过分精确的信息不行信。传闻地震震级很大(8级、12级等)或将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说的非常详细(如某日、某时、某区、某村或几点几级等),这种脱离科学实际、脱离当前预报水平的信息都应视为谣言或误传。
当听到地震预报的消息后,千万记住一条:消息肯定是来自政府的才可信。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权限属于省政府,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的消息。
地震的防护措施2、地震谣言产生的缘由是什么
地震灾难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难,大地震可以在瞬间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产生长久的社会影响和公众心理影响。人们希望在这种巨大的灾难来临之前,会有一个权威部门能够告知他们将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会发生多大的地震,让他们能够有所打算,避开更大的伤亡和损失。从本世纪60年头中期起,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如美国、日本等都开展了地震预料预报探讨,但由于地震本身的困难性,30多年来世界上的地震预料预报探讨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地震预报尚未过关,人类社会没有足够力气完全防止地震的破坏,人们一般都有恐震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人将正常的地震工作活动,如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总结防震阅历工作会议等误认将发生大地震的信息;一些人将与地震无关的异样现象,如气候的猛烈改变误认为地震的前兆;还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国内外媒体和少数别有专心的人有意散布地震谣言,在未澄清是否真有地震之前,少数群众对地震谣言是确信的,多数是处在半信半疑状态,但因事关生命财产,所以宁可信其有,不行信其无,一般都会随大流实行各种防范措施。尤其在偏远农村,地震谣言往往与封建迷信活动伴随传播,更具影响力。
地震的防护措施3、震后如何实行有效的救助方法
剧烈地震最严峻的灾情是房倒屋塌,大批人员被掩埋在下,而被掩埋的人,并非都已被砸死,大约有半数以上可能只是被砸伤或完好无损。假如能刚好把这部分人刨挖出来,则大大降低了地震的伤亡数字。如何让这些活在生命边缘的人能够牢牢地抓住生命的绳索呢?这就必需有正确地自救互救方法。
对于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实行以下方法,保存体力,等待救援:(1)留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一是避开意外事故,二是避开灰尘呛闷发生窒息的危急。(2)尽量活动手和脚,并清除压在身上的物品。(3)用四周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开塌落,扩大平安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4)条件允许,尽量设法躲避险境,朝更平安宽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动。(5)几个人同时被压时,要相互激励,要设计方案,得以延生和脱险。(6)在四周宁静时或能听到上面(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7)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约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找寻代食物品和水,并安排运用,以延长时间。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念,要乐观,等待时机。
震后救人则应当查清环境,因地制宜地实行相应的方法。在保障被救人平安的前提下,科学地挖掘被埋压者。一般状况下实行的方法和留意的事项有如下几项:(1)要用最快的速度使伤者头部充分暴露,并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通畅,然后再暴露胸腹部。如有窒息,应马上进行人工呼吸。(2)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爱护支撑物,清除阻挡物,爱护被压埋者赖以生存的空间不遭覆压。(3)被压埋者不能自行出来时,不要生拉硬扯,防止进一步造成损伤。(4)对于脊椎损伤者,挖掘时,要避开再次加重脊椎损伤。从废墟中救出后,在转送搬运时,应用硬担架或门板,肯定禁止脊椎弯曲或扭转;不能一人抬肩,一人抬腿,以免造成伤者瘫痪。凡四肢骨折、关节损伤者,应就地取材,制作夹板,实施固定。固定时,应显露伤肢末端,以便视察自血液循环。对于在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应赐予必要的护理;蒙上眼睛,使其避开强光的刺激;不行突然接受大量簇新空气,不行一下子进食过多;要避开被救人心情过于激烈;对受伤者,要就地作相应紧急处理。
地震的防护措施4、在校学生震时如何应急避险
学生是社会的将来。百年大计,教化为本,对学生进行地震学问教化和防震应急实力培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忽视对学生这方面的教化将会造成惨重的损失。11018年元月5日,,这次地震虽无房屋倒塌和室内财产损失,但由于恐慌造成混乱,被挤伤、踏伤达177人,其中住院治疗的重伤11人。在这些受伤人员中,几乎全是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地震发生后,强有感区数百所中、小学校20多万学生全部停课,停课时间达7日之久,造成了相当严峻的后果。假如说震前师生驾驭了地震基本学问和防震减灾应急避险措施,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
,震撼了港台及大陆的粤、闽、浙等东南沿海的广阔地区。特殊是闽南、粤东地区震感剧烈。这次地震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大陆地区地震伤亡者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学生,中小学校成为本次地震的重灾区。更值得深思的是,在伤亡学生中,没有因房屋倒塌而干脆造成伤亡的,几乎全是由于学生临震惊惶,涌出教室,在奔逃中相互挤压踩踏而造成的悲剧。与此形成显明对比的是,离震中最近,震害最强的福建省东山县试验小学,震时在该校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全校学生心情稳定,依次撤离,有效地躲开了砖飞瓦落,人拥挤踏的险景,无一个死亡。由此可以看出,在学校中普及地震防灾常识,对广阔师生进行防震减灾学问教化是减轻地震及其次生灾难造成损失的不行忽视的工作内容。
地震发生有其突发性,地震发生时,肯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惶失措,特殊是学校领导和老师。在震前,应作好预案要支配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途和场地。震时在比较坚实、平安的房屋里,可以指挥学生抱头闭眼、躲避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绝不行让学生乱跑或跳楼。在操场或室外的学生,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爱护头部,留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急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老师应镇静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虽然目前地震不行避开,但假如驾驭肯定的防震减灾学问,则会削减更多的的伤亡。
地震的防护措施5、盲目避震的危害是什么
当一次剧烈地震突然发生之时,临震不慌,镇静冷静,实行正确的避震措施至关重要,惊惶失措易造成严峻的后果,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发人深省。
1954年2月16日晚,河北衡水大葛村群众正在露天戏台下看戏。突然间,地声轰鸣,大地颤抖,地震发生了。惊惶的人们从空旷地纷纷往家跑,捷足先登者,多被房顶坠落物砸倒。据统计,90%的死者,80%的重伤员是刚跑到家门口时被砸压的。
1979年7月9日,,重伤654人中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地震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872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2-10-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