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防灭火措施.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防灭火措施 】是由【jiyudian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防灭火措施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概况
工作面位于215水平,标高1130T215m,〜,,倾角为15°〜42°,平均28o。工作面属高瓦斯区域,吨煤瓦斯含量6m3/t左右,煤层自然发火期3-6个月,最短21天,属易自燃煤层。
工作面布置有运输顺槽、回风顺槽、顶板瓦斯抽放巷三条巷道,采用矿井全负压通风方式进行通风,回采初期工作面为一进一回的'U”型通风方式,工作面回采325米,顶板瓦斯抽放巷发挥作用后,工作面变为“一进两回”的通风方式。
工作面煤层自燃发火的可能因素
1、 煤层本身具有自燃性;
2、 回采期间进回风巷压差大,上、下隅角充填不严,高位孔和上隅角预埋抽放等都将导致采空区漏风增大,造成发火隐患;
3、 回采期间遇断层等地质构造带时,推进速度减慢,影响采面推进速度,延长采空区余煤氧化时间,造成发火隐患。
4、 中203运槽与中201采空区以7米煤柱相邻,存在漏风发火隐患;
5、 工作面推进慢的情况下,存在顶板巷与采空区漏风的发火隐患。
防灭火设施
1、 工作面安装了完善的消防、灌浆和注氮防灭火系统。
2、 运输顺槽设一趟089mm消防清水管路,回风顺槽和顶板瓦斯抽放巷各设一趟050mm消防清水管路,每隔50米设1个三通阀门。
3、 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顶板瓦斯抽放巷巷口30m范围内设置有防火门。
4、 工作面上出口、下出口、运槽口分别配备不少于2个完好的干粉灭火器。
5、 工作面束管监测系统必须完善,实时抽气分析采空区及回风流中各气体成分。
氮气防灭火
(一)氮气防灭火系统
运输顺槽敷设有一趟389mm的注氮管路在运槽口与1215回风石门(一)注氮主管路连通,、长20米的牵引注氮无缝钢管,用①25mm的高压软管将预埋管和运槽注氮管连通。
(二)注氮防灭火方法
1、注氮防灭火工艺
⑴、拖管注氮法注氮方法:当工作面推进时管路逐渐被埋入采空区,为便于拉管,在管头的外端焊接两个拉环,当预埋管进入采空区15m左右时,用钢丝绳将拉环与端头架后立柱连接,预埋拖管随支架的前移被拖移,管口始终距工作面架尾15m处。
⑵、防火注氮时期工作面正常回采过程中,采用间歇性注氮方式,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则需连续注氮:
采空区气温,水温高于正常温度2°C及每天温度上升1°C。
放顶煤放出的煤温超过30°C。
工作面局部地方出现发火预兆如挂汗、焦油味等。
工作面因故停产,停产时间超过3天以上。
工作面遇地质构造异常带或回采困难,月推进度达不到30m。
工作面末采回辙期间及初采初放期间。
采空区CO含量超过40ppm或上隅角CO含量连续3天超过30ppm。
回风顺槽或顶板瓦斯抽放巷风流中检查出CO浓度达到5ppm。
2、注氮灭火方法
注氮前,先将输氮管路中的空气排放在巷道内,待三通阀出口处氧气含量降至3%以下或者氮气浓度$97%时,再进行注氮。
(1)、工作面三条巷道及上、下隅角发生火灾时均可采用防火门迅速封闭采区进行注氮灭火,防火门墙体采用砖混体结构,门框中间采用插板形式,备齐封闭整个巷道断面的防火门板,当工作面出现火灾时可以达到快速封闭火区的目的。
(2)、采空区灭火
当工作面上隅角CO含量超过500ppm或采空区CO含量超过1000ppm,且出现淡烟雾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撤出人员,插上防火门的插板封闭工作面,从防火门向工作面进行注氮防灭火,防火门周边衬垫必须与插板接触严密,确保封闭后各防火门严密不漏风,出现防火门墙或插板漏风时及时堵漏。当火区内CO含量小于10ppm、氧含量小于3%且符合火灾熄灭条件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再打开防火门恢复生产,进行边回采边持续注氮,注氮时间必须一直持续到将火源点甩入采空区窒息带为止。
用防火门临时封闭注氮时,在回风防火门设置观察孔,每天对巷道内的气体进行取气样检查,分析火区气体成分变化情况,利用预设的束管系统进行连续监测分析。
3、氮气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1) 、确保注氮地点的通风量,以防氮气泄露造成工作人员缺氧窒息。
(2) 、严禁任何人正对泄氮口近距离观察,以防窒息造成人员伤亡。
(3) 、输氮管路必须经常检查维护,软管与钢管之间的连接钢管必须有鱼鳞扣,插入深度不小于150mm,且绑扎牢固,以防管口脱落。
(4) 、为防止注氮管路阀门被随意开和关,应在阀门上挂“注氮危险,勿动阀门”文字警告牌,并有专人负责。
(5) 、井下输氮管路经检查无误并通知有关人员得到允许后,地面制氮站方能向井下供氮,还必须通知工作面的有关人员采空区正在进行注氮。
(6) 、工作面注氮防火时,应在进风顺槽明显位置挂上“工作面正在注氮”文字警告牌,并通知工作面作业的工人,还应对其进行注氮的安全教育。
(7)、工作面注氮时瓦检员必须携带测氧仪随时巡回检查工作面及回风流中的氧含量,发现氧含量低于20%时,应通知调度室立即将工作面人员撤至进风侧。
(8)、工作面临时或永久封闭连续注氮时,都要求进、回风巷防火门按规定施工,并设“U”型水柱计监测压差和取样分析。临时封闭注氮时,在巷口设置栅栏,除救护队员携带呼吸器可进入观察外其它任何人员不得入内。
(9) 、工作面临时封闭注氮期间,由辅助救护队负责24小时监护。
(10) 、开始向采空区注氮前,先将输氮管路中的空气排放在巷道内,待三通阀出口处氧气含量降至3%以下或者氮气浓度大于等于97%时,方可向采空区注氮。
灌浆防灭火
1、 利用预埋灌浆管路进行随采随灌,当工作面初采推进30m时,对采空区开始进行预防性灌浆,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
2、 工作面末采时在距停采线60m、30m处各增设一趟少108灌浆管路,对采空区进行预防性灌浆,回采结束后及时封闭采空区,对采空区充填灌浆。
(1) 、制浆方法及输送地面制浆采取水力取土自然成浆。利用高压水枪直接冲刷表土形成
泥浆,然后沿泥浆沟经过篦子流入灌浆管送入井下。泥浆采用静压输送。
灌浆管路敷设:回风顺槽敷设有一趟少108mm的灌浆管,工作面回采时沿走向每隔30米设一“三通”,随工作面推进埋入采空区,三通预埋长度不小于300mm。
(2) 、工作面灌浆系统
3、 黄土灌浆量计算:
中203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回采,不存在二次揭露采空区,为此203工作面防灭火灌浆只考虑随采随灌及采后巷道充填灌浆。
随采随灌黄土量
Q=Q*k==15300m3
随k
式中:Q——随采随灌黄土量,m3

Q——工作面可采煤量,t
k
K米灌比,
工作面停采后巷道充填黄土量:
Q=L*S=90Xll=990m3

式中:L——巷道充填长度,每条巷道充填长度取45m,该工作面共需充填巷道2条巷道,共计90m。
S——巷道断面,平均取11m2
工作面回米结束共计灌入黄土量约为:
Q=Q+Q=15300+990=16290m3
随巷
4、工作面脱水系统工作面随米随灌脱水溢入巷道时,可安设风动泵排水,严禁在工作面上、下隅角10米范围内使用电动泵排水。
5、灌浆安全技术措施
预埋管路必须在管口及进入米空区的每一个“三通”灌浆口架设木垛等措施加以保护,以防米空区冒落矸石堵塞管口。
井上下灌浆工、水泵工必须熟悉灌浆作业规程、灌浆路线和安全技术措施。
地面灌浆站、井下灌浆点必须安设直通调度室的专用电话,保证畅通。
地面采土场,每班必须测定三次泥浆水土比,保证夏季1:3〜1:4,冬季1:5〜1:6,做好原始记录,将每月灌浆情况上报通防部。
每次灌浆前后必须灌入20〜30min清水冲洗管路,以防泥浆沉淀而堵塞管路。
灌浆期间必须有巡浆工在井下巡回检查灌浆管路系统情况,定点观察脱水情况(工作面封闭后要观察密闭承压及是否漏水等情况),发现
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火灾预测预报
运用束管监测系统进行自然火灾预测预报。回风顺槽敷设一趟4芯束管,分别在采空区每隔
20m设置一个采样器,回风口设置一个采样器,顶板瓦斯抽放巷敷设一趟1芯束管,在顶板瓦斯抽放巷正前向后30〜40m处设置采样器,每日不少于二次对采空区、工作面回风流中的CO、CO、
2
O、CH、CH、CH、CH等火灾气体组份进行色谱分析,预测预报工作面
2 4 26 24 22
与采空区氧化自燃趋势,以便及早采取有效防灭火措施进行处理。
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1、 加快工作面推进、回撤和封闭速度。
加快工作面推进、回撤和封闭速度,缩短采空区遗留煤炭氧化时间是预防采空区发火的根本措施。要切实加强工作面生产和末采回撤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面每月推进度不得小于35米,并且能够在40天内完成末采铺网、回撤通道施工、设备回撤等工程,为防火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初采初放期间必须通过注氮、灌浆、堵漏等措施预防切眼漏风发火。
2、 封堵漏风通道,减少向采空区漏风。
工作面上下隅角易形成三角空洞并与采空区直接连通,成为向采空区漏风的主要通道,必须用抗静电麻袋严密封堵;回撤期间做好回撤通道的施工质量,防止回撤通道抽冒形成采空区漏风通道。
3、 均压措施是较好的减漏手段,在回采期间,通过回风顺槽调节风门进行调节,减小上下隅角的压差。
4、 确保注氮、灌浆防灭火系统时刻正常完好,做到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加强制氮机的维护管理,保证两台制氮机的正常运行,氮气浓度大于97%;保证东风井300T水池的灌浆用水,自工作面进入末采铺网起,利用预埋(牵引)注氮管向采空区连续注氮,直到工作面封闭。自燃发火趋势严重时,可以利用瓦斯抽放钻孔高位注浆或另行设计施工注浆钻孔进行高位孔注浆或注氮。
5、 加强防火预测预报工作
对工作面支架后、上隅角、回风流、顶板瓦斯抽放巷口、采空区抽放管或抽放孔等处的CH、CO、CO、O、气温、水温等,瓦检员每班至少
422
检查3次,火区观测员每天检查一次,对异常区域要进行取样分析;瓦斯抽放工每天对采空区瓦斯抽放参数进行现场测定(包括高位孔和预埋抽放管抽放参数),当高位抽放钻孔或上隅角预埋管路
CO浓度达到100ppm时,禁止抽放,通防队每天将检查数据以报表形式送矿职能部门。
6、 通防队每两天对顶板瓦斯抽放巷进行洒水降尘一次,巷道内所有铁器必须回收干净,管路用废旧风筒布进行包裹,正前喷雾保持常开。
7、 确保工作面安设的所有探头、传感器误差在《规程》规定值以内,保证监测数据灵敏可靠;束管检测系统每天不少于2次对该区域火灾参数进行采样分析。
8、 皮带机头、设备列车、上出口等要害部位灭火设施要齐全,每处配备不少于2只的干粉灭火器,现场人员要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存放地点。
9、 加强煤炭回收,提高回采率、减少采空区遗煤量。
10、 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等易燃物不得乱扔,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箱内,及时回收地面。
11、 工作面各作业地点,严禁一氧化碳超限作业,当一氧化碳浓度超过24PPm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如发现自燃发火征兆:巷道温度、湿度增高,煤壁挂汉,有煤油味,汽油味等,有自燃发火隐患或高温点(煤体氧化或温度上升至35度以上)都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2、 必须保证工作面通风系统稳定,严禁随意调整通风系统。
13、 通防队要保持隔爆水袋完好、整洁、水量符合要求。
14、 采空区必须在工作面设备回撤结束后15日内封闭结束,采空区封闭后应大量灌浆、注氮,使采空区氧气浓度在封闭一周内降低到5%以下。
15、特殊情况造成工作面停产等原因的,按制定的停产防灭火具体
措施执行。
16、工作面初采初放前,应完善工作面“一通三防”设施,并验收合格,方可生产。
17、工作面要杜绝各类失爆,转载机、前后溜机尾链轮必须检修维护到位,防止摩擦起火,安检员、瓦检员及岗位工必须在机器运转期间随时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停机处理。

防灭火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yudian11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