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拼布被》课堂教学实录
【课例导读】
儿童从幼儿园跨入小学后,常常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很多孩子认为数学课枯燥,学习内容又难,数学学习就是不停的模仿与练习。孩子们很快就会对数学充满了畏惧和抵触。如何激发低年级儿童学习数学的热情,感受数学的魅力,这是低年级数学教师的重要课题。伍婕老师以绘本故事《巨人的拼布被》为载体,在故事情境中带领儿童走进图形世界,让儿童在观察与操作中辨析图形,在合作交流中动手操作,让儿童全身心的投入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到有深度的数学,更加感受到数学的温暖与爱的力量。
【执教者简介】
伍婕,南京市金陵汇文小学党支部书记,南京市鼓楼区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鼓楼区优秀党员,曾荣获苏锡常镇宁五城区教学年会赛课一等奖,南京市鼓楼区青年教师数学素养比赛特等奖,南京市鼓楼区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复习课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知道平面图形的名称,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2. 学生在拼一拼的操作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不断拼图形的过程中,发现图形会越拼越大,两个同样的图形可以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巨人的拼布被。看到故事的名字,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吗?
生:巨人长什么样呢?拼布被是什么?为什么要拼布被?
师:小朋友们真会思考,善于提问。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绘本故事。
(二)回顾故事,图形再认
:巨人从祖传的被子上分别剪下正方形帮助裁缝、三角形送给农夫、长方形给了老奶奶。
2. 图形再认
(1)总体感知:大家觉得巨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乐于助人、善良的人、有爱心的人……
(2)具体分析:村民们分别从巨人那里获得了哪些帮助?
生:小裁?p获得了正方形布块。
(3)师:正方形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巨人想考考大家,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神奇的布袋,里面装有各种图形,你能把正方形从布袋里摸出来吗?
(4)师:农夫小矮人获得了什么形状的布块?谁愿意摸出三角形?(学生尝试)
生:小矮人获得的是三角形布块。
(5)比较:三角形与正方形有什么不同?
生:三角形是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正方形是四条边围成的图形。
生: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有四个。
(6)袋子里还有这样两个图形,(打开布袋,出示圆和椭圆)这两个图形与正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引导:围成正方形和三角形的边都是直的,圆和椭圆的边则是弯曲的。
3. 为什么老婆婆说巨人剪的布块,尺寸不合呢?
生:老婆婆需要长方形布块,巨人剪了一个正方形布块。
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不同?
生: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
(三)动手操作,拼接图形
,情节发展:巨人帮助别人的故事传开了,大家都来请求巨人的帮助。天气渐渐凉了,巨人的
《巨人的拼布被》课堂教学实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