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的心理保健
【摘要】就业是每个人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社会现实中依然存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使得女大学生在择业心理压力、心理冲突方面较之男大学生更加突出。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多种心理困扰及其产生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措施以助于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困扰。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女
随着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其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4%左右。现实社会中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男生,这就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及归因,重视女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 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
安稳与实惠心理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捧到了“铁饭碗”,不会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的风险,这些思想导致了女大学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偏爱心理。实惠也成为女大学生的普遍价值取向,有部分女生在“大款”、“大腕”面前,放下清高,挽起“款爷”的手臂,把金钱实惠作为人生目标。
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职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焦虑与恐惧心理
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心里非常疲惫。加上就业市场上男女机会的不平等,使女生就业受挫的经历更多,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些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女生甚至出现“就业恐惧”。
2 产生心理困扰归因
社会因素
传统观念的束缚及传统教育方式的后果。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己被现代社会所摒弃,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仍左右人们。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造成不少女生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工作范围和社会效果,忽视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等。
学校因素
高校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
自身因素
(1)不正确的自我定位走入心理误区。有些女生很难给自己正确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时忽视所学专业特点,忽视自身特长,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而是盲目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2)低职业
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