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体会》第七集
胡小林老师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大家请坐。
下面我就利用这个时间,继续向大家汇报自己学佛的体会。
今天我想主要集中时间向大家汇报,我自己是怎么在生活、工作、学习当中,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怎样念佛的。我们很多同修都面临这些问题,我们每天都要工作,我们有家庭,甚至有些自己当老板,有自己的公司。印光大师提醒我们,“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这是对我们这些在家居士,特别适合于在家居士,念佛的这些人,特别好的指示、开示。我愿意把我在北京,自己开公司、当老板,自己也有家,自己也有孩子,自己也有员工,这些情况下,我是怎么念佛的,具体是怎么做的,汇报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们念佛,首先一定要有一颗念佛的心,有时间就要念佛,能念一句就念一句,能念一个字就念一个字。比如说,我就有一个时间,就能念一个“阿”。有些时候我在办公室打电话,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打电话的时候,我们经常使用电话的人都有这种体会,比如说转。比如说我要理发,我打理发室的电话,是在酒店里的理发室,得通过总机转。你打到这个酒店了,她说,你好,Good morning ,早上好,瑞基酒店。我说,你好,瑞基酒店,麻烦你转一下2794这个分机。这个时候她说,请稍等。请稍等不是就有一段时间吗?她得给你接分机,她得给你接到理发室。这段时间,从总机开始转这个电话,一直到理发室的工作人员接这个电话,这段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段时间不能疏忽。“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这段时间你不需要说话,你也不需要考虑问题,这段时间可能也就半分钟,可能也就二十秒,这个时候我怎么做呢?我就念佛。“阿--弥--陀--佛”,用耳朵听,“阿--弥--陀--佛”。
可能刚刚念到第五句,就被打断了,“喂,您好,理发室,美发厅”,念到第五句了。
“麻烦你,我找一下郑师父”,因为我们约理发师,得约人。
“找郑师父啊,请等一下。”这又让你等。
这一等又没事干了,她去找你要想讲电话的人。你要想讲电话的人来到电话机旁边,来跟你讲话,这一段又有时间。那我从第六声佛号再接着念,“阿--弥--陀--佛”,一定要记住,念佛关键是念佛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印光大师在他通篇的文钞当中,没有提出来一天要念多少万声佛号,而只是说每句佛号要做到三个清楚,念得清楚,听得清楚,心里记得清楚。我们一定要认认真真地落实老和尚的开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等郑师父,给我理发的郑师父,多少年了都是他理发。他来接电话这段时间,你就偷着念,忙里偷闲,“闲”就是时间,见缝插针,再从第六句开始念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喂,你好。”郑师父来了,佛号就放下。
“郑师父你好,我是胡小林,我想约个理发的时间,您看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他说,“您什么时间方便?”
我说,“我下午三点钟以后。”
“好吧,我三点钟有客人,你四点半来吧!”
“好,谢谢您!”电话就挂掉了。
电话挂掉了,就准备吃中午饭了。从我的办公室到外面去叫秘书准备饭,这一段又是一段距离,我就把这细化,如何念佛。从办公室出去找秘书说,我们可以吃饭了,麻烦你帮我把饭准备一下,热一下。从家里带来的饭。这个时候,从办公室走到秘书的桌子这一段,起码起码能念三声完整的的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定要记住用耳朵听。
很多我们在一起念佛的同修就说,什么叫用耳朵听?我听了,我知道我念的是第几声佛号,这是最浅的一层。我知道我这句佛号是第几声,第八声,第七声,第六声。关键是佛号这个数字再往下这一层,你是记住了念佛是第几声,十声佛号。每声佛号的每个字,你是不是都听见了?我听了,但是我没听见;我听了,但是我没听进去;我听了,但是我没有心,这就不行。一定要专心致志,摄耳谛听。“摄”,就是摄住耳根,什么都不能想,就用耳朵听自己的佛号。很多人说,我听了,你要说我没听,这么大的声音,阿弥陀佛,我能没听见吗?我听见了。但是你没用心听。
应该这样,“阿”,就像我们耳背一样,听别人讲话,生怕别人的话我们没听见。我跟大家在一起,有些时候我们经常跟老和尚在一起吃饭,跟老和尚说话。老和尚一说话我们特别认真,我们探过头去,我们用耳朵听,老和尚刚才说什么,不明白还得追问一句,“您刚才说的是什么事?”反复确认,这叫听。我们能不能用这种态度,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来听我们嘴里念出的这声佛号。我昨天给大家汇报时说,脑子里头要提醒自己,我得听佛号,我得听佛号的声音,佛号的声音要从我耳朵里进去。我听了但是没听见,等于没用。一定要听,有这个动作,并且要有效果,就是听见这个声音。你真要这样做,每一个字都听得清楚,有些时候你念佛就不会念太快,因为你念快,嘴皮子就滑过
学佛的体会(胡小林2011年9月香港)第七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